法律快车> 视频说法> 劳动纠纷
  • 辞退员工时,若符合情形的,则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例如: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或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的情形;或解除即破产重整时的裁员等情形。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进行工伤鉴定确定为工伤,并且工伤鉴定书下来之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后的医疗费、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等符合规定的,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如果构成伤残级别的,经过鉴定后,按照级别不同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救助金等。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没有经济补偿。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所以,双方书面签署合同可以约定劳动报酬,不一定要同工同酬,只有在特定情形下仍无法确定劳动报酬才适用同工同酬。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劳动者工作期间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但是,劳动者在工作期间打架不是因为工作原因或者履行工作职责等受到暴力伤害,或者是故意的互相伤害,与工作无关的,则这些情况不应认定为工伤。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根据《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工伤费用应该由公司垫付,如果是职工本人垫付的,那么确认工伤以后,由用人单位进行赔偿时一并给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劳动者发生事故受伤导致骨折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相关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应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伤致残而享有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因鉴定后确定的伤残等级而不同。具体数额按照相关规定确定,而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根据法律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成立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安排其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300%工资报酬。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进行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所需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被存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其他相关费用依法也由其支付。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工伤费用包括工伤后的医疗费、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费和生活护理费等,这些费用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如果构成伤残级别的,经过鉴定后,按照级别不同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救助金等。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该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等情况都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根据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如果末位淘汰制构成对劳动者是否能胜任工作的考核,则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方式予以辞退并支付经济补偿。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的情形包括: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该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 员工被辞退后不走,如果是因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或者未完成事项,那么此时用人单位需要积极处理完相关事项和赔偿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特定情形下通过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虞春艳律师 虞春艳律师
    2019-10-25 0次播放

热门视频播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