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知识 > 解除劳动合同 > 简述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的条件有哪些

简述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2 07:35:00 人浏览

导读:

简述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的条件有当事人之间有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共识等。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的流程包括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公司对接劳动者办理工作交接手续等。

  一、简述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的条件有哪些

  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劳动合同必须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合同。这意味着合同的内容和形式都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且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都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行为能力。

  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发生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并生效之后,且在合同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这意味着只有在合同有效期内,双方才有可能通过协商来解除合同。

  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这体现了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平等地位,任何一方都有权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提出解除合同。

  4.双方需要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并且这种意见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这意味着双方需要在充分协商、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成一致,且这种一致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的流程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您,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的流程如下:

  1.协商达成一致: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双方应当达成一致意见。这包括解除的原因、方式、时间、解除后的处理等具体内容。

  2.通知工会:如果用人单位有工会,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前通知工会,并听取工会的意见。如果工会提出异议,需要研究工会的意见后作出决定,并将处理结果通知工会。

  3.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员工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工作交接,包括交接工作、资料等事项。

  4.结算薪资和经济补偿:在员工办理完毕工作交接后,用人单位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薪资。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还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经济补偿。

  5.劳动合同解除:完成上述流程后,劳动合同按双方约定解除。双方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后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

  6.出具离职证明: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7.备案:对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文本原稿及原电子档案进行备案,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三、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有失业金吗

  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不一定有失业金,领取失业金需要满足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等条件。劳动者需要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