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保障 > 劳动合同争议 > 未按约定支付工资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未按约定支付工资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2-06 18:21:00 人浏览

导读:

未按约定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流程是当事人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办理工作交接并结清工资。

  一、未按约定支付工资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按时付工资的职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流程是什么

  解除劳动合同流程:

  1.一方或双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2.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或一方依据法律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3.员工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工作交接;

  4.财务科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薪资;如是公司方提出解除合同,还应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经济补偿;

  5.劳动合同按双方约定解除。

  三、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金是否需要缴税

  法律快车提醒您,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也要计税。该赔偿金会并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该计税项目来缴税。而该项目的应税额则是个人当年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法定扣除后的余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