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伤待遇 > 工伤期间工资 > 劳动者待工期间的工资如何确定

劳动者待工期间的工资如何确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09 16:37:01 人浏览

导读:

本文探讨了劳动者待工期间、产假以及病假期间的工资确定与支付问题。停工留薪、生育津贴与病假工资支付标准各不相同,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劳动者待工期间的工资如何确定

  劳动者待工期间的工资确定方式因情况而异。

  1.在停工留薪期间,企业会停发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劳动者不再享受劳保福利等待遇。

  2.如果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那么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在特定情况下,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二、产假工资发放标准

  1.员工怀孕期间,工资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发放。

  2.对于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产假工资。

  3.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1)女职工在孕期如果不能适应原劳动,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2)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3)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的时间也计入劳动时间。

  三、病假期间工资支付

  1.在员工生病期间,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2.这段期间被称为医疗期间,而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这一点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中有明确规定。

  3.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由企业依法制定,并应纳入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中。企业在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你了解待工期间的工资如何确定了吗?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快来法律快车获取专业法律解答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