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资 > 工资 > 法律规定离职工资什么时候发放

法律规定离职工资什么时候发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2-24 03:28:19 人浏览

导读:

法律规定离职工资应该在用人单位批准职工的离职申请后即时发放,在实践中,职工辞职月的工资一般会在公司规定的工资发放日发放。单位不给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直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

  一、法律规定离职工资什么时候发放

  辞职时未支付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在收到职工辞职申请并批准后即时发放。但在实务中,职工辞职所在当月工资,公司通常在规定工资发放日发放。也就是说,在职的时候什么时候发工资,辞职当月的工资也在通常工资发放日那一天发放。

  二、单位不给工资应该怎样应对

  法律快车提醒您,单位不发工资的解决办法如下:

  1.协商解决。被拖欠工资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和单位进行协商解决。

  2.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12333是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大多数地区是24小时人工服务。

  3.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4.去法院起诉。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对仲裁结果服从的,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三、劳动仲裁拖欠工资的赔偿标准

  法律快车提醒您,劳动仲裁拖欠工资赔偿标准具体如下:

  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有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