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保障 > 劳动合同争议 > 没有劳动合同应当如何赔偿工伤

没有劳动合同应当如何赔偿工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1-19 04:12:00 人浏览

导读:

没有劳动合同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工伤赔偿全部由单位承担,赔偿的项目和金额与有劳动合同的一样,单位不给予合理的赔偿,可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一、没有劳动合同应当如何赔偿工伤

  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应当是按照实际的赔偿项目来进行赔偿的,医疗费应当是以医疗机构出具的发票为准,构成伤残等级的情况之下,还需要赔偿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1.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

  2.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

  3.首先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4.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等都应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的单位按月支付。

  5.在治疗完全结束后,做劳动能力伤残鉴定,并按伤残鉴定结论提出伤残赔偿。

  6.如单位不给予合理的赔偿,可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什么情况下认定为工伤

  法律快车提醒您,以下情况下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三、签订工伤赔偿协议时工伤职工应当注意什么

  签订工伤赔偿协议时工伤职工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协议签订前是否有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解决前,应先进行工伤认定。进行工伤认定的主要目的是对该起事故定性,明确该事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2.协议签订前是否有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的劳动能力的鉴定结果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工伤保险赔偿标准及待遇。在签订赔偿协议书前,职工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来确定职工应得的赔偿金额。

  3.关于赔偿的项目范围。

  在赔偿协议书中对赔偿项目的预定需明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保险待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内容包括: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费、误工费、伤残津贴、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谨慎对待放弃其余权利之条款。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