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 > 合同解除和终止 >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5 18:03:09 人浏览

导读:

签了劳动合同后,劳动者有权辞职。可根据《劳动合同法》选择不同辞职方式,如用人单位违法,可立即离职并要求补偿。辞职需遵循一定程序,注意保留证据。

  一、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签了劳动合同之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是有权辞职的。

  1.无论劳动合同期限长短,劳动者都享有自主择业权。

  2.个人提出离职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辞职方式。例如:

  (1)如果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所述的情况,劳动者可以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立即离职,并要求支付剩余工资及经济补偿金。

  (2)如果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提前30天提出书面离职,那么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

  (3)如果劳动者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并且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所述的情况,那么劳动者直接离职可能会构成违法,需要承担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二、辞职程序与方式

  1.劳动者在辞职时,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即辞职信或辞职报告),以便保留证据。

  2.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

  3.在辞职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注意保留书面报告或批准离职的证据,以防止意外状况的出现。

  4.对于试用期内的辞职,劳动者只需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离职。

  5.对于试用期后的辞职,劳动者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三、违约金的约定情况

  关于违约金的问题,一般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企业才能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

  1.合同中约定的专项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约定保守公司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除此之外,其余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都不算数。因此,劳动者在辞职时,一般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只需按照正常程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即可。

  你对辞职还有其他疑问吗?如想了解更多法律常识,欢迎在法律快车提出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