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类别 > 失业保险 > 辞职之后怎样领失业险

辞职之后怎样领失业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0 20:13:06 人浏览

导读:

辞职之后通常无法领失业险,因为领取失业险的条件之一是劳动者是非本人原因中断就业的,而辞职通常都是主动中断就业。辞职之后,公司需要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将工资一次性向劳动者支付。

  一、辞职之后怎样领失业险

  辞职一般不能领失业保险金。只有那些非因劳动者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才有获得保险金的可能。再者对于被单位辞退、但是却没有再次求职意愿的,也不能领取事业保险。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二、辞职之后工资怎么处理

  离职员工工资,在办理离职手续的时候,由用人单位一起支付给劳动者。

  在结算工资时,应按照劳动者实际出勤天数和劳动合同约定的日工资进行计算。

  如果用人单位未足额实际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三、辞职之后可以自己交社保吗

  辞职之后可以自己交社保。离职后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的方式参加社保,只要符合参加社保的条件,都可以去本地地税部门或社会保障部门办理缴费登记,然后凭相关手续去银行办理签约手续。个人名义交纳社保只能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两种,具体交纳金额根据当地去年社平工资计算,且每年都可能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离职后应先将自己在原单位参保的社保从原单位正常转移出来,因为只有转移出来之后,才能正常续交费用。此外,医疗保险有一个“连续缴费”的概念,如果属于自己主动离职,并且工作空档期可能长达几个月之久,那么建议将之前的单位缴纳先转为个人身份缴纳,以防万一在失业期间不能享受医疗保险的待遇。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