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层两套,安置人口5人,安置协议是父亲签置。现在就两套房屋能进行合法分配确权吗?

更新时间:2020-01-05 14:02:59人浏览
问题描述:
拆迁安置房层两套,还未取得不动产产权证,一套82平,一套127平,安置人口5人,父亲一口,大儿子一家三囗,小儿子一口,安置协议是父亲签置。现就用益物权发生纠纷,大儿子一家三口,要求拥有127平房层的权益,可行吗?现在就两套房屋能进行合法分配确权吗?拆迁安置房层两套,安置人口5人,安置协议是父亲签置。现在就两套房屋能进行合法分配确权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征地拆迁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538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房屋确权是保障房屋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唯一完全的物权。同时,也是房地产权属登记、权属变更、转让、评估、抵押、中介服务等的产权、产籍的管理的法定依据。
2020-01-05 13:51:4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484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的“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中,没有明确规定其继承的先后次序,但第九条同时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这意味着同等情况下,继承人的权利是相等的。

而第十三条规定的“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搜索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实际区别了同一顺序继承人因继承遗产份额的不等而形成的遗产继承顺序。
2020-01-05 13:57:1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700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一、房屋产权纠纷怎么避免  
(一)二手房产权  购买二手房时,一定要弄清楚房屋的权属,凡是产权有纠纷的,即使房子再合适都不要购买,以免成交后拿不到房屋产权证,同时也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要特别注意产权证上的房主是否与卖房人是同一个人。在验看产权证时,一定要查看正本并且要到房地产管理部门查询此产权的真实性。再有,有些单位在向职工售房时,为了维护单位人员的稳定,与职工签订有服务合同,原单位还有优先购回权。因此,要确认原单位是否同意该房子的出售。  
(二)按揭贷款的产权  抵押贷款购房,要把房地产权证抵押在银行,把借款全部偿还后,才能从银行取回产权证。所以,有的购房居民便不太在意,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房地产权证是房屋所有者合法拥有的房屋凭证。在房地产交易中,是否拥有房地产权证,是能否进行房地产交易的必要前提条件。合法的房屋所有者可以对房屋行使占用、使用、处置的权利。虽然购房贷款后产权证抵押在银行,但你还是有一份房产他项权证,如果你想在贷款期间处置贷款所买的商品房,只要与银行协调好,还是可以对你的房屋进行一定的处置。  
(三)期房产权  开发商为了顺利推销预售房屋,往往在预售合同中承诺为购房者办理房产证事宜,以此保证购房者能够在房屋交付时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实践中,开发商只有凭合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证书才能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并由此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而土地使用权证书的获得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并且开发商需要交纳一定的土地使用出让金。一些开发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但该开发商却已对尚未动工兴建的房屋进行了预售。等到房屋交付日,开发商仍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自然也无法办理房屋的所有权证,因而更不可能为购房者办证。  避免此类风险的办法就是在签订合同之前,尽可能对开发商的资信进行调查,注意查验开发商是否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商品预售许可证,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预售房屋做实地考察。  
二、房产纠纷怎样维权  
1、争议双方直接协商是目前解决房地产争议的最常见途径  针对房产交易过程中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购房者可以以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与房屋销售方直接沟通,指出问题并商议解决办法。  
2、求助于消费者协会商品房购销产生争议  解决过程中单个购房者与开发商相比处于弱势,购房者可将商品房购销纠纷投诉于当地消费者协会,求助消费者协会对相关商品房购销纠纷的买卖双方进行调解、处理问题。  
3、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申请调解处理  针对所购商品房存在的与购房合同不符、施工质量、延期交付、物业管理、虚假广告、收费等问题,购房者可向包括地方建设委员会、规划委员会、房管局、工商管理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投诉并申请调解、处理。  
4、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法律规定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之外的纠纷,如购房合同的履行等问题,购房者可依据购房合同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另行签订的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5、通过法院司法途径  购房者通过协商、调解无法解决的房地产争议问题,可通过司法途径,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相关问题。小贴士:购房者在选择解决房地产争议的途径时,应立足于解决问题,分清不同的法律、利害关系,而不要引起讼争。
2020-01-05 14:02:5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农村拆迁安置人口是怎么算的
农村拆迁安置人口是怎么算的
农村在进行拆迁安置的时候,是需要对被拆迁方进行人数和拆迁面积的确定的。而拆迁方一般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的拆迁安置方案这两者来计算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
拆迁安置
人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的“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中,没有明确规定其继承的先后次序,但第九条同时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离婚宅基地和住房可以分吗
农村离婚宅基地和住房可以分吗
如果农村宅基地上的住房是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取得的,那么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均有权要求分割该房产
婚姻家庭
次播放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
1、本协议文本为示范文本,也可作为签约使用文本。签约之前,房屋拆迁当事人应当仔细阅读本协议内容,对协议条款及专业用词理解不一致的,可向当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咨
房产合同
人浏览
与拆迁安置相关的热点问题(一):拆迁安置与户口
与拆迁安置相关的热点问题(一):拆迁安置与户口
拆迁安置与户口※户口因素不影响拆迁补偿。被拆迁房屋的市场价影响补偿安置。对拆迁房的户口管理突出表现为两点:1、拆迁许可证范围内拆迁基地的户口不再冻结;2、强制拆
房屋拆迁安置
人浏览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按照户籍分的拆迁补偿,为共同共有财产,因此家庭成员可以要回属于自己那部分的补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房产证的房子拆了还能有补偿吗
没有房产证的房子拆了还能有补偿吗
没有房产证的房子拆了,但是在房屋登记部门备案过,是会有补偿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房地产
人浏览
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一般有:(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协商不成参考如下法条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如按人口只分配三套房子,应该是你婆婆丈夫哥哥三方拥有,你们应该是得到55方,具体建议咨询拆迁办。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第一,既然双方已经分户,那么就属于同一地址上的两个户口。如果该地的拆迁政策是按照户口进行补偿,那么每一一户都应该得到补偿。因为户籍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应按照拆迁补偿标准补偿现金,或者要求相同面积产权调换。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申请强制执行超时效,可尝试重新申请或寻求法律救济。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具体拆迁政策、协议而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以提起诉讼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拆迁补偿,建议纠纷当事人友好协商。一般拆迁的纠纷不外乎是拆迁赔偿款的分配或者产权置换问题的纠纷,总体来说拆迁补偿金额不少,因拆迁补偿利益而引发的家庭纠纷也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益拆迁包括多类项目。处理方式分政府征收和协议搬迁,前者依法进行,保障公共利益;后者注重协商,尊重居民意愿。具体操作包括评估、补偿协商、搬迁安置等,确保拆迁合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您这边是什么情况的呢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可以去法院起诉解决拆迁权益分割。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拆迁补偿款在夫妻离婚时,先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个人所有的部分不分割,共同所有的部分,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