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公司不发原工资只发基本工资公司合法吗?我该怎么办呢?

更新时间:2019-05-13 14:51:44人浏览
问题描述:
工伤认定公司不发原工资只发基本工资公司合法吗?我该怎么办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9787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养证明,由所在单位按照当地劳动和卫生部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
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以及有争议的,需经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2019-05-13 14:32:06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4870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单位拖欠工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解决: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具体法律根据见参考部分)。
如果对方存在不依法缴纳保险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要求对方补缴并支付相应的额赔偿。
2019-05-13 14:34:3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454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的“原工资”一些省市规定享有加班费之外的工资,一些省市规定按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假证明,有用人单位按当地劳动部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
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以及有争议的,需经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停工留薪期结论为最终结论。
2019-05-13 14:51:44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228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1、拒绝暴力,用法律手段维护权利。首先,必须的明确一点就是:出问题了不能盲目使用暴力或非法行为,例如人身攻击、到公司捣乱等等,这样只会使对方有机会抓住你的把柄。
2、收集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利用机会搜集对自己相关的证据!例如,保留以下可以证明自己曾在此工作的物证:1)工作服、工作证等;2)考勤卡、工资卡、社保卡等;3)同事证明、工作来往等
3、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些证据将黑心老板绳之以法了!这有一个法律常识就是:
劳务纠纷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般劳动仲裁有时间限制、且成本较低、程序较为简便,所以如果不是分歧特别大,内容特别复杂的都可以先提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会向你索要能够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这时,只要将你在最开始收集的那些证据(如工作服、工作卡等)都拿出来就行了。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还可以再到法院起诉。
4、可以获得哪些赔偿?可以提出哪些请求?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同时,应缴社保费而未缴的,还可要求单位补缴或作相应经济补偿。
2019-05-13 14:46:2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单位不发奖金是否违法?
单位不发奖金是否违法?
单位不发奖金是否违反劳动法规?李先生:我是江门市某厂的一名员工,工作期间因工受伤。在厂里工作时我发现很多人不但有工资,每月还有奖金,但我却没有奖金。请问,用人单
工资福利
人浏览
你好,这种情况如果是因为疫情无法上班,可以按照广州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发放生活费。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产假工资是基本工资吗?
产假工资是基本工资吗?
产假工资是基本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
劳动法
人浏览
员工孕产期间只发底薪合法吗?
员工孕产期间只发底薪合法吗?
网友疑问:我是一家酒店的大堂经理,劳动合同约定月薪为2500元,加上各种奖励,我每个月实际可以拿到4000元。去年我怀孕生子,孕期和产期都依法休假。休假期间,酒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如果公司不发产假工资怎么办?
如果公司不发产假工资怎么办?
[导读]:产假工资是员工所能拥有的福利,生育津贴生育是以女职工以本人当年(或上月)生育保险个人缴费月工资基数除以30天,作为一天应计发的生育津贴,按对应享有的天
生育保险
人浏览
正常工资加伙食补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加班工资是按基本工资还是全额工资算
加班工资是按基本工资还是全额工资算
加班工资一般是按基本工资来计算,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职
劳动法
人浏览
工伤期间工资发放: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1、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处理。有需要可拨打电话免费咨询。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拒绝暴力,用法律手段维护权利。首先,必须的明确一点就是:出问题了不能盲目使用暴力或非法行为,例如人身攻击、到公司捣乱等等,这样只会使对方有机会抓住你的把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期间的原待遇是不变的,你老板不发是不行的,你可以申请工伤认定,有了工伤认定,让劳动局协商解决,或者最后走仲裁道路!《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不合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建议尽快申请工伤,否则过时效就不能主张权利了,具体可与我来电咨询或当面洽谈。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幼儿园未给老师购买社保不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离职寒假无工资也违反劳动法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不续聘应支付经济补偿,若符合无固定期限合同条件而单位拒绝续签,还应支付赔偿金。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劳动者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需要就具体情况再作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公司仓库搬迁,员工不能去,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提供交通、住宿等便利条件。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考虑员工需求、公司实际情况及法律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具体情况建议您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签合同了吗?合同中具体是怎么约定的呢?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建议您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进行处理。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填写工伤申请认定表交给公司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