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税法 > 税法知识 > 税收制度缺失成再制造业羁绊

税收制度缺失成再制造业羁绊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25 22:29:23 人浏览

导读:

原材料获取困难、税收制度缺失成为方兴未艾的再制造业发展中需要首先解决的两大问题。此前,很多人对再制造产业缺乏充分了解。5月底,11部委联合打响再制造产业发令枪,下发《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随后,再制造主题持续升温。不过再制造

  原材料获取困难、税收制度缺失成为方兴未艾的再制造业发展中需要首先解决的两大问题。

  此前,很多人对再制造产业缺乏充分了解。5月底,11部委联合打响再制造产业发令枪,下发《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随后,再制造主题持续升温。不过再制造产业作为一个略显生疏的词汇,在步入快车道的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

  据了解,税收问题尚需理清也是当下再制造看似火热、但企业参与积极性并不高的原因之一。记者从相关制造企业了解到,再制造企业增值税中的销项税额难以抵消,成为抑制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增值税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负担的增值税额。增值税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由购买方所负担的增值税额。

  一般而言,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为当期进项税额减去当期销项税额。但是因为再制造企业从客户手中购买报废的零部件,企业不可能拿到进项税发票,而当企业把修复好的产品重新卖给客户的时候,却需要开具该产品的销项税发票。

  企业因没有进项税发票就没有办法抵消进项税额,这造成再制造产品的成本增加。当再制造厂商的成本压不下来的时候,就会增加售价,卖的东西更贵了,最终对用户造成负担。当成本传向客户,顾客消费积极性减弱,这就不利于激发产业的投资热情。更何况现在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识并不深入、认可度不高。

  记者了解到,虽然政府强力推进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但是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再制造无论是产品还是理念仍然很难被消费者完全认同。当记者问及再制造产业时,很多行业人士表示,其尚未完全了解该概念。即使是大家对产业有了了解,但人们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仍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

  “再制造产品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客户也会看生产厂家,如果厂家本身有名气,它们的再制造产品质量有保障还是可以接受的。”某人士表示,这也是大部分人对再制造产品的态度。

  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现在顾客对翻新产品的认识不够,即使再制造产品价格便宜,但顾客买货时对翻新产品的性价比仍抱有怀疑。”

  由此,减少再制造产业成本,刺激消费者的热情,是当下再制造产业继续发展的关键。再制造产品对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部分再制造企业界人士曾向记者表示,在产业发展初期,对再制造理念进行公益性宣传有利于助推产业的发展。

  (本文摘编自《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