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税法 > 关税 > 成品油进口关税先降 定价权下放提上日程

成品油进口关税先降 定价权下放提上日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26 15:33:41 人浏览

导读:

本报记者夏青财政部昨日宣布,自7月1日起,我国将大幅下调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进口关税,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将以零关税进口。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与此前报道,国家发改委拟把国内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中资油企有密切联系。

  本报记者 夏青

  财政部 昨日宣布,自7月1日起,我国将大幅下调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进口关税,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将以零关税进口。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与此前报道,国家发改委 拟把国内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中资油企有密切联系。而根据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透露出的“十二五”能源专项规划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的曙光。

  成品油定价权的下放被专家认为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走向市场化的标志。信达证券石油石化分析师郭荆璞表示,国外很多地区,油价都由企业自行制定,国家发改委如果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石油企业,无疑将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市场化的表现。

  对于此次下调柴汽油关税,业内人士也认为,降低关税将增加进口,可对冲接轨带来的油价上涨空间,此举意在成品油价格的国际接轨。

  不过,众多受访人士认为,目前石油行业处于垄断经营阶段,市场竞争不够,定价权下放的时机未到。他们认为,虽然根据国外的经验来看,石油行业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中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时机未到。当前,我国成品油市场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当中,市场几乎被三大石油巨头全部垄断,在此基础上,消费者由于缺乏选择权很难以对成品油定价形成有效的制约。在这种背景下,将定价权下放给企业是“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容易使油企利用其垄断地位和定价权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导致成品油价格只会随着他们的利润攀升而高企,不会随着市场的调节而变化,难以实现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初衷。

  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价格的市场化,首要条件是成品油市场处于充分竞争的状态,民间资本与社会资本参与该领域经营,真正赋予消费者以消费选择权与制约企业定价行为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经由充分市场竞争与赋权消费者形成公平合理的成品油价格,到那时,成品油定价权才能下放给企业。

  但是,从业内权威专家透露的“十二五”能源专项规划内容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个问题解决的曙光。

  据了解,目前,“十二五”能源专项规划已经完成。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透露,“十二五”期间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将主攻两个方向,一是推动垄断行业的改革,而破除能源领域的垄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的方向是尽可能引进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大垄断性质行业的监管,增加透明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另一个方向则是积极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如果专项规划顺利实施,成品油行业垄断的现状会逐渐市场化,定价权下放也就是水到渠成。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