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物权法 > 抵押权 > 不动产抵押 > 不动产抵押登记是什么意思

不动产抵押登记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7 00:12:50 人浏览

导读:

不动产抵押登记是保障贷款机构权益的重要步骤,具有优先受偿性、补充性、特定性和不转移占有性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不动产抵押登记的含义、特征以及设立要件。

  一、不动产抵押登记是什么意思

  1.不动产抵押登记是指借款人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贷款机构申请贷款时,需要在相关机构进行抵押权的设立登记。

  2.这种登记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贷款机构的权益,确保在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时,贷款机构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抵押物进行处置,从而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

  3.不动产抵押登记是不动产抵押权获得公信力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抵押双方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二、不动产抵押特征

  不动产抵押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从属性:不动产抵押是为担保债务的偿还而设立的,其从属性明显。抵押合同的发生和存在必须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不能摆脱主合同而单独设立不动产抵押合同。

  2.优先受偿性:有关不动产抵押担保制度的立法,通常也是以此为立足点的。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也突出了优先受偿性,以满足债权救济要求。

  3.补充性:只有在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才发生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的问题。因此,不动产抵押人承担责任具有补充性。

  4.特定性: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抵押担保的数额是一定的,抵押物的价值与担保的债权也大体是一致的;二是抵押标的是特定的,用作保证的财产是不特定的,而抵押物则必须是特定的。

  5.不转移占有性:不动产抵押均不转移占有,抵押人对抵押财产仍能继续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不动产抵押登记是什么意思

  三、不动产抵押要件

  不动产抵押设立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抵押人必须具备主体资格,即抵押人应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同时对抵押物有完整的所有权和处分权。

  2.抵押物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并非所有不动产均可设定抵押权,根据我国《民法典》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有些不动产是不能作抵押的,如土地所有权、某些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等。

  3.价值评估应该公允。抵押物的价值应该经过具有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做出合理公允的评估报告,然后根据评估的价值确定抵押率和担保价值。

  4.办理抵押登记。依照我国法律,不动产的抵押必须办理抵押登记。抵押登记是不动产抵押权获得公信力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抵押双方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以上就是对不动产抵押登记、特征以及要件的详细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不动产抵押时,一定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流程,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不动产抵押登记涉及复杂的法律流程和规定,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权益。如果在抵押过程中遇到问题,不妨寻求法律快车的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