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伤赔偿 > 工伤事故处理 > 发生工伤后正确的处理流程

发生工伤后正确的处理流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4 13:19:20 人浏览

导读:

发生工伤后正确的处理流程是用人单位需要及时将受伤劳动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用人单位需要及时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工伤等。发生工伤后,受伤劳动者可以获得的赔偿包括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治疗费等。

  一、发生工伤后正确的处理流程

  工伤事故发生后,具体的处理步骤如下:

  1.公司需要将受伤员工及时送往医疗机构治疗;

  2.公司或受伤员工需要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等受伤员工的伤情稳定之后,需要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和用人单位分别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二、发生工伤后可以获得什么赔偿

  1.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3.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4.康复治疗费。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5.辅助器具费。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6.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7.生活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8.其他项目。

  三、发生工伤后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法律快车提醒您,发生工伤后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

  1.工伤认定申请表:详细填写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2.劳动者身份证件复印件:用于核实劳动者的身份信息。

  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其他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工资条、工作证等。

  4.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初次诊断治疗的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用于证明工伤的医疗情况。

  5.工作场所发生事故的证明资料:如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等,用于证明工伤事故的真实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