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 > 试用期 > 试工怎么做不违法

试工怎么做不违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01 11:36:04 人浏览

导读:

试用期是指劳动者被录用到用人单位时,为了使劳动者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用人单位考核劳动者是否适合这份工作的适用期限,此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有双向选择权,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试工怎么做不违法。

  试用期是指劳动者被录用到用人单位时,为了使劳动者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用人单位考核劳动者是否适合这份工作的适用期限,此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有双向选择权,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试工怎么做不违法

  一、试工期怎么做不违法

  “试工期”不支付工资的做法是违法行为。员工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因员工为其提供了劳动而向员工支付的对价。只要员工事实上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依法支付劳动报酬,不得附加任何条件,更不得无故克扣。用人单位规章制度须合法、合理。《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根据我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法需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实体合法,又称内容合法,指的是规章制度的所有内容、条款,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二是程序合法,规章制度需经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制定;三是公示,即告知全体员工。

  二、约定试用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试用期是一个约定的条款,如果双方没有事先约定,用人单位就不能以试用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就试用期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试用期条款才能成立。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是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充分表达各自意见,并就合同条款取得一致后达成的协议。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条款。

  (二)同时劳动合同法限定了试用期的约定条件,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还包括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不能因为试用期的身份而加以限制,与其他劳动者区别对待。

  (三)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也就是说,不管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的是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还是三年、五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约定了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的前一段期限(比如可能是三天、五天或者一个星期,可能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是试用期,试用期是包括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里。不管试用期之后继续订立劳动合同还是不订立劳动合同,都不允许单独约定试用期。

  (四)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体现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大体平等。

  如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中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五)禁止设定变相试用期。

  有的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约定试岗、适应期、实习期,这些都是变相的试用期,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将劳动者的待遇下调,方便解除劳动合同。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明确这些情形按照试用期对待。

  三、哪些试用期不合法

  (一)劳动合同期满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工作岗位变更的;

  (四)用人单位招用同一劳动者且上次招用时双方约定的试用期已实际履行或者已部分履行的;

  (五)用人单位与初次就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指令性安置的复退军人以及军转干部随调家属等政策性安置人员订立劳动合同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在试用期不发生违法事由的,无论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要遵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试工期怎么做不违法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