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有买社保也没有给补助 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去维护自己权利。

更新时间:2019-07-04 12:45:00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入职公司半年了,公司没有买社保也没有给补助 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现在想离职了 是否可以去维护自己权利。公司没有买社保也没有给补助 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去维护自己权利。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187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如果用人单位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该怎么办?应该怎样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责任:支付双倍的工资、可能要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借此增强用人单位对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视,进一步提高订立劳动合同的普及率,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维护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
2019-07-04 12:17:2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8708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用人单位未给您缴纳社保的做法是违法的,您可以:【1】与单位领导协商,要求补缴社保;【2】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情况;【3】向社保局投诉,要求社保部门督促单位补缴;【4】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金;【5】有其他损失的,要求用人单位赔偿。需注意:用人单位发放社保补贴,但不缴纳社保依然是违法的。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您在孕、产、哺期间的社保费用的缴纳方式和比例与平时没有任何区别,用人单位不仅应当为您缴纳社保,还应当正常发放工资。用人单位要求您一人承担全部的社保费用是违法的,建议您去当地社保机构投诉该违法行为。
2019-07-04 12:22:41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57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19-07-04 12:45:00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293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2、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纳社保费。
3、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费,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在该单位工作7年,可要求其支付7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019-07-04 12:27:2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未签书面合同 维权也可保障
未签书面合同 维权也可保障
近日,安徽省五河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虽然原告没有与被告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原、被告却形成事实劳动合同关系,法院一审支持了原告的部分诉求。原告侯某
劳动合同法案例
人浏览
您好,建议收集固定好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考勤记录、工友证明等相关证据材料,后期协商不了可以直接去劳动局反映,劳动局会核实相关情况。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解除劳动合同有补偿吗
解除劳动合同有补偿吗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合同,要是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补偿情形之一,比如拖欠工资、不购买社保等等,则应当补偿;而如果不存在法定
劳动法
次播放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维护自身权利?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维护自身权利?
案例回放:小李在武汉一家公司从事客服工作近半年了,当初公司口头承诺月工资1500元,但只发了几个月就一直以资金紧张为由停发了。起初小李与同事们也要求和公司签订劳
劳动合同纠纷
人浏览
公司不签合同且克扣工资,员工该怎样维护权利?
公司不签合同且克扣工资,员工该怎样维护权利?
公司不签合同且克扣工资,员工该怎样维护权利?问:我去年8月进了一家服装批发公司,当时老板并没有跟我说要签什么劳动合同之类的。我当时法律意识也很淡薄,没有签就没有
劳动合同争议
人浏览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得到赔偿吗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得到赔偿吗
没签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得到赔偿。从用工之日起的第二个月计算至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公司需要每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
劳动法
人浏览
用人单位未给您缴纳社保的做法是违法的,您可以:【1】与单位领导协商,要求补缴社保;【2】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情况;【3】向社保局投诉,要求社保部门督促单位补缴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于劳动者而言,劳动合同的签订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最有利的证据,也是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最好规范。所以签订劳动合同对于维护劳动者本人的合法权益起到很大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务派遣合同是指由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首先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之后由劳务派遣公司代替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没有法律效力的情况:根据合同约定尚未生效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自始无效。欺诈、胁迫、趁人之危、显失公平等可以撤销。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一般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你好:你不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而且从上班的第二个月起,用人单位就应当与你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则否要支付你双倍工资的。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根据法律规定,你可以要求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缴纳保险;工资是你本人工资,如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以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需要。1.从法律角度看,企业是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内调整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的。企业将员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从12%降低到5%是合法的。根据住房公积金有关管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除了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你还可以选择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向法院起诉。这些途径都可以帮助你维护自己的合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公司搬迁,赔偿金根据工作年限计算。干了一年半,可获得1.5个月工资作为赔偿。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具体计算方法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部分按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在不同情况下,涉及第三方责任的摔伤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若责任明确且对方愿意承担医疗费用,可直接与对方协商;若责任认定存在争议,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如起诉或调解;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具体什么情况可以描述一下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产假最多休一百七十八天,包括国家法定的产假九十八天以及地方规定八十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法律依据:《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符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两个是重复的,只能择其一进行报销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