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能胜任公司工作,让员工自动离职,公司需要补偿什么?

更新时间:2018-10-16 08:57:20人浏览
问题描述:
员工不能胜任公司工作,让员工自动离职,公司需要补偿什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550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员工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单位可以调岗。
1、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劳动报酬等项目。
2、单位对正式录用已经定岗的员工进行调岗时要与员工协商。
3、员工不能胜任现有岗位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的,单位可以与员工解除合同,但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或额外支付员工一个月的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应给予员工补偿。
4、单位调整员工岗位时,新岗位不得与原岗位有较大的差别,否则员工有权申诉。比如,员工就职于某部门经理,现调整为保安或清洁工作人员,这是单位逼迫员工辞职,员工有权按劳动合同法向当地劳动部门进行申诉,并提出补偿要求。
2018-10-16 08:42:0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244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
原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劳人计[1983]61号)第2条“对于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的职工,按自动离职处理”。第3条“停薪留职期满后的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原单位有权按自动离职处理”等规定与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单位技术工人合理流动暂行规定》(劳人劳[1987]14号)第11条:“对擅自离职的,以旷工论处,可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给予除名
2018-10-16 08:49:4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222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离职就是离开现有的职位。公私机关的工作人员因退休、辞职、停职、免职、死亡等原因,脱离其所担任的职位。员工离职拿不到企业补偿有两种情况:  
1、员工主动辞职或不签劳动合同,且企业并无过错。  员工因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或新的工作机会,而主动离开原有的工作单位,或者员工根本不想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无法保护自己的利益,此时,员工离职是没有补偿金的。  企业过错是指:企业未按时发工资;企业未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企业不支付加班费;企业工作时间超过法律规定;企业在法定假日不放假且不支付3倍工资;企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扣押员工身份证等证件;企业收取了员工的押金,等等。  
2、企业单方面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同时,企业有员工签字认可的规章制度,及员工在工作中存在过失的相关证据。  法律赋予企业有一定的内部立法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对违反这些规章制度的员工予以处分,处分中就可以包括:不需要提前通知,也无任何补偿的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但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与否,取决于制定制度的程序及员工是否知情。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想成立,需要与职工代表或全体员工开会沟通并平等协商的这么一个过程,并最终需要职工代表或全体员工的签字通过。  目前国家及各省市关于职工代表的选举、组织建设、职权行驶等,基本没有非常可操作的明确规定,因此,企业的规章制度,尤其是中小型私有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想有法律效力,需要全体员工的签字。  有了这个签字,就说明:第一员工是认可公司的制度的,第二员工是知晓公司的制度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公司的规章制度才成立。具体可参考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如何才能有法律效力?  因此,如果企业没有让员工签字,员工可以不认可或不承认公司的规章制度,劳动仲裁机构也不会认定这些制度有效。  反之,有了合法的制度,企业也有员工违反制度的证据,单方面与违反制度的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是不用支付补偿的。
2018-10-16 08:57:2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员工不服从公司调岗后,离职后公司补偿吗
员工不服从公司调岗后,离职后公司补偿吗
员工不服从公司调岗后,离职后公司补偿吗小区保安不服从调岗当即被公司辞退,引发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近日,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法院对此作出一审判决,上海某劳务公司应与屈
劳动合同争议
人浏览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可以随便辞退员工吗?
公司可以随便辞退员工吗?
公司不可以随便辞退员工,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才能辞退。例如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的;员工
劳动法
人浏览
不胜任岗位的员工,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不胜任岗位的员工,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随着08年元月《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为了更好的帮助中人网广大会员朋友全面的熟悉、掌握各项劳动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的降低各项企业劳动用工风险,在帮助会员朋友解决企
劳动合同争议
人浏览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辞退,单位给补偿吗?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辞退,单位给补偿吗?
胜任,劳动者,工作,不能,单位,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辞退,单位给补偿吗?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
劳动合同知识
人浏览
员工自请辞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劝退员工员工不同意怎么办
公司劝退员工员工不同意怎么办
公司劝退员工,员工不同意的,如果属于过错性劝退的,则公司可以依法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为其办理离职手续;如果属于无过错性
劳动法
人浏览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就是离开现有的职位。公私机关的工作人员因退休、辞职、停职、免职、死亡等原因,脱离其所担任的职位。员工离职拿不到企业补偿有两种情况:1、员工主动辞职或不签劳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其它公司缴纳社保,并非不签合同的理由,所以对你公司不利。其在工作中对公司设备造成的损害可以另行起诉要求赔偿。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无需赔偿员工。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若公司无合法理由辞退你,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金。 按你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支付。 若你主动提出离职,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建议到劳动局投诉,投诉无果的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试用期被裁员,处理方式包括要求经济补偿或接受解除劳动关系。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用人单位裁员的原因。若用人单位无故裁员,可要求经济补偿;若因个人原因被证明不符合录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失业金领取年限累积计算在不同情况下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失业人员需了解当地社保政策,确定累积计算的具体规定;其次,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如失业证明、缴费记录等;然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区社保局补贴的养老保险金需通过转移或合并账户到市社保局后领取。具体操作需遵循相关法规和流程。若长时间无法领取或遇到障碍,建议尽快咨询专业人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职高学校实习通常可以自主选择。根据教育法,学生有实习选择权。但需注意,学校可能有规定或合作单位,需遵守。若学校强制安排或限制选择,可能涉及权益受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