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想问一下,产假期间转社保还能申请生育津贴吗?

更新时间:2022-03-28 11:30:41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我想问一下,产假期间转社保还能申请生育津贴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广东天磊律所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深圳·电话-177-2474-1392
你好,产假期间转社保还能申请生育津贴
2022-03-28 10:17:45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402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产假发的工资就是生育津贴吗?生育津贴不等同于产假工资,当生育津贴高于职工原工资标准时,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2022-03-28 11:30:41
罗光飞律师
服务地区-广东佛山
你好,可以的,具体要看当地的是如何操作
2022-03-28 11:18:3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女职工产假的生育津贴
女职工产假的生育津贴
在日常工作中,女职工可以获得产假,同时在产假期间也能享有相应的生育津贴。那么女职工产假的生育津贴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劳动法
人浏览
产假发的工资就是生育津贴吗?生育津贴不等同于产假工资,当生育津贴高于职工原工资标准时,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同时发放吗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同时发放吗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并不是同时发放的。女职工产假期间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工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已经参
劳动法
人浏览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
生育津贴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那么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是?法律快车小编收集整理了相关信
劳动法
人浏览
女职工的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可以兼得吗
女职工的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可以兼得吗
  生育津贴对于女性同胞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津贴,生日津贴可以在生育的时候给予一个相应的津贴,对女性同胞进行补偿,如果女性休产假的还有产假的工资,那么女职工的产
公司法
人浏览
产假工资是指,职工在休假期间,企业或单位正常为职工发放的工资,支付方为用人单位。生育津贴是指职工在工作期间所缴纳的生育保险符合享受津贴标准后,在休假期间即由社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同时发放吗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同时发放吗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是不可以同时发放的。如果用人单位为女职工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如果未参保的,则由
劳动法
人浏览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否兼得?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否兼得?
女职工享受产假或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能够获得工资性补偿,这个就是生育津贴。享受生育津贴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有什么异同?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否兼
职工生育保险
人浏览
你好,根据法律的规定,只要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员工,包括男性都应当参加生育保险,为自己带来保障。投保人不再从事有报酬的工作,雇主不再支付投保人的工资,缴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法律对女工保护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合同合同到期的,劳动合同应该延续到哺乳期结束。用人单位不能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终止三期女职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可以要求公司及时足额支付产假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你好,根据规定,在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候也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并不是只要劳动者失业就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失信被执行人会被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名下的存款等会被冻结。建议尽快还款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失业金的计算方法是如果当事人在失业前与单位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可领取最多十二个月的失业金,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可领取最多十八个月的失业金等。具体的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去社保局投诉,让企业补缴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情况,养老保险的滞纳金计算公式是:补缴养老保险金额×滞纳天数×千分之二千分之五。也就是,如果企业滞纳天数为30天,养老保险应缴费总额为15000元,而滞纳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个问题很简单,可以纤细沟通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