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领取抚恤金吗?是这样吗?另外死者配偶妈妈年龄很大了可以领取一部分抚恤金吗

更新时间:2019-06-19 21:17:36人浏览
问题描述:
工亡配偶在死者前差十几天满55周但是一直没有工作,可以领取抚恤金吗?厂子说死者死前配偶没有满55周不可以领取抚恤金,是这样吗?另外死者配偶妈妈年龄很大了可以领取一部分抚恤金吗
8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宋超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88-1147-6983
根据《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如果没有遗嘱那么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继承事宜。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019-06-18 10:14:43
黄士琪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35-2195-2562
可以领取抚恤金,抚恤金的标准可以根据《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民政部发[2011]192号)第一条“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还要看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2019-06-18 13:26:15
抚恤金和工资乘20年那个没有冲突吧?配偶可以领取抚恤金吗?就是死者死亡前配偶不满55周的
追问 2019-06-19 09:48:49
顾倩团队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86-1120-1551
您好,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 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详情建议电询,
2019-06-19 15:18:00
徐卫东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31-2475-6010
你好,建议咨询社保部门
2019-06-18 11:58:3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689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抚恤金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对死者家属或伤残 职工发给的费用。工人、职员因工负伤被确定为残废时,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死亡时止。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不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恢复劳动力或死亡时止。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时,按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人数,每月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至受供养人失去受供养的条件为止。我国还规定有革命伤残军人抚恤费,革命军人牺牲、病故抚恤费,国家工作人员伤亡、病故抚恤费等。
2019-06-19 21:17:36
法律快车律师团队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你好,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2019-06-18 12:31:48
章敏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你好,按照法定继承为准。
2019-06-18 10:12:08
李建成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按照法定继承解决分割解决
2019-06-18 09:11:3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享受伤残抚恤金或者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出国定居后,怎样继续领取抚恤金?
享受伤残抚恤金或者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出国定居后,怎样继续领取抚恤金?
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享受伤残抚恤金或者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到境外定居后,可以凭生存证明继续领取抚恤金,生存证明应每年向支付抚恤金的社会保险经
工伤伤残待遇
人浏览
丧葬费、抚恤金由社保机构根据当地规定予以核算、发放根据规定,当事人去世后,家属应向社保机构提供当事人的死亡证明或者火化证明,社保机构审核将其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丧葬费全由配偶继承吗
丧葬费全由配偶继承吗
丧葬费不能配偶继承,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但是丧葬费如果没有用完的可以继
离婚
人浏览
供养亲属什么情况下可以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
供养亲属什么情况下可以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
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工伤保险待遇
人浏览
职工伤残抚恤金和因工死亡抚恤金可否一次性领取?
职工伤残抚恤金和因工死亡抚恤金可否一次性领取?
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领取伤残抚恤金的职工和因工死亡职工遗属,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待遇的,可以一次性领取有关待遇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具体办法由各
工伤死亡
人浏览
依据当前政策,在参保缴费满15年的前提下,有如下几种情况可以50周岁退休:1、职工养老保险的女工人:目前规定其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2、职工养老保险中从事有毒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妻子死亡遗产继承顺序
妻子死亡遗产继承顺序
妻子死亡遗产继承,如果有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遵照该遗嘱执行。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顺序继承
继承
次播放
抚恤金的发放对象
抚恤金的发放对象
抚恤金是发给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的费用。抚恤金是国家按照相关规定对特殊人员抚慰(抚慰包括精神抚慰和物质抚慰等)和经济补偿。享受抚恤金的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死
劳动法
人浏览
工伤死亡员工子女的抚恤金是由社保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于遗产的继承,首先需要确权,就是确定财产那些属于死者可以作为遗产继承。比如:住房。规定是只要婚姻期间取得住房都属于婚后共有财产,不管登记人是夫妻俩谁名字,都属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之女士实际的监护人,可以领取死者的抚恤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房屋权属变动这一情形无需缴纳契税。此外,对于法定继承人之间继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也无需缴纳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请具体陈述你的问题。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分配财是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继承法
人浏览
可以直接到单位领取即可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嘱效力确认需满足五个条件,包括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对财产有处分权、内容合法以及形式合法。若不满足这些条件,遗嘱可能无效,导致财产分配出现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法
人浏览
遗嘱要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四)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不要继承税。我国现在还未征收遗产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不需要交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会导
继承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丧葬费系对死亡人员丧葬补助费用,应用于死亡人员丧葬事宜。一般用于逝者服装、整容、遗体存放、运送、告别仪式、火化、骨灰盒、骨灰存放等。丧葬费不属于遗产。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要看房子的估值。继承父母房屋需要缴纳的税有印花税等。一般契税是3%,印花税是0.05%,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房产继承需满足四个条件:房产合法、继承人合法、依法取得继承权、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依据《民法典》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继承需依法进行。如不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定继承的遗产继承要按照以下来进行:1、遗产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是配偶、父母和子女。继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您这边的情况说一下
全部1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共有财产的分割方式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共同所有财产,除另有约定外,遗产分割的,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为配偶所有,其余为被继承人的遗产。根据《中华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