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 解除合同协议

    解除合同协议样本:甲方:( ) 乙方:( )甲、乙双方于年月日签订了( )合同,现()方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并达成如下协议: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为:年月日;二、方支付方经济补偿金(违约金)元;三、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四、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盖章、日期。

    2018-06-28
    0人浏览
  • 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

    我国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有:1、当事人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可以解除合同;2、在履行期限届满以前,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3、当事人在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间内仍未履行时可以解除合同;4、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可以解除合同;5、法律规定的其他形式。

    2018-06-28
    0人浏览
  • 劳动仲裁的期限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是提起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018-06-28
    0人浏览
  • 劳动诉讼时效

    关于劳动诉讼时效,法律规定如下:发生劳动争议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若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为终局裁决的,只有劳动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18-06-28
    0人浏览
  • 劳动报酬法律规定

    关于劳动报酬方面都有哪些法律规定的呢?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三是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2018-06-28
    0人浏览
  • 劳动法试用期规定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2018-06-28
    0人浏览
  • 劳动法全文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 促进就业;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五章,工资;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第八章,职业培训;第九章,社会保险和福利;第十章, 劳动争议;第十一章,监督检查;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第十三章,附则。

    2018-06-28
    0人浏览
  • 劳动法病假规定

    病假,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假期。我国法律规定,病假期劳动者可照常拿工资,对于病假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

    2018-06-28
    0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