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 劳动报酬制度

    劳动报酬制度是指调整具有劳动关系而使劳动者得到各种报酬的法律规范。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工资等级制度;2、工资调整制度;3、工资支付制度;4、工资基金管理制度。我国以等级工资制为基础,采取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和工资加奖励、津贴等工资形式。工资制度要随着生产设备、工艺过程、劳动组织、劳动条件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和改革。

    2018-07-10
    0人浏览
  • 劳动报酬所得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报酬所得包括三部分: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三是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2018-07-10
    0人浏览
  • 什么是劳动报酬

    什么是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三是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2018-07-09
    0人浏览
  • 劳动报酬权

    劳动报酬权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关系,履行劳动义务,由用人单位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及劳动力价值支付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权包括:报酬的协商权。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通过协商确定劳动报酬的形式和水平的权利;2、报酬的请求权。劳动者付出了职业劳动之后,有权请求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3、报酬的支配权。指劳动者独立支配管理和处分自己劳动报酬的权利。

    2018-07-09
    0人浏览
  • 劳动报酬和工资的区别

    劳动报酬和工资的区别主要有以下的内容: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在劳动关系框架内工资即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018-07-09
    0人浏览
  • 2021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新变化

    市人力社保局宣布,集中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与失业保险金等六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其中最受关注的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上调,调整后人均增长210元左右,平均水平将达到近4000元,增幅为5%左右,此举将惠及248万人。同时,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新变化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将在9月起由目前的2000元上调到2021元。

    2018-07-04
    0人浏览
  • 违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吗

    违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吗?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九十四条规定了合同解除的情形,尽管对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没有明确,但结合民法理论其立法本意应作如下理解:一、在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情形下,合同当事人均是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二、在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只有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才能行使解除权。

    2018-07-04
    0人浏览
  • 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履行情况,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状态,当事人双方的具体情况。合同性质,是指什么类型的合同,是买卖合同,还是租赁合同或者服务合同。合同性质不同,其处理方式不同。

    2018-06-28
    0人浏览
  • 解除合同通知书

    解除合同通知书?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依法解除合同效力的行为。合同解除分为合意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解除合同以有效合同为标的,且必须具备解除的条件,原则上必须有解除行为。

    2018-06-28
    0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