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司法考试 > 重点法条解析 > 民商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释义:第5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释义:第51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4 06:40:00 人浏览

导读:

《劳动合同法》第51条详细阐述了企业职工与用人单位如何订立集体合同,包括合同内容、生效时间和签订过程。快来一起看看吧,帮助你更好地了解集体合同的法律要求和实施过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释义:第51条

  1.《劳动合同法》第51条主要规定了企业职工与用人单位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订立集体合同的相关内容。

  2.集体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合同,旨在规范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

  3.集体合同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并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

  4.对于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这一规定体现了劳动法中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集体合同的生效时间

  1.集体合同的生效时间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

  2.集体合同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后,如果在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生效日期自第十六日起计算。

  3.如果劳动行政部门在十五日内经审核登记并制作《集体合同审核意见书》送达集体合同签订双方代表的,生效日期为《集体合同审核意见书》确认的生效日期。

  4.凡未履行其法定报送程序的集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应视为无效。

  5.集体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和集体协商两个环节,这是保证集体合同正确实施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措施。

  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

  1.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是《劳动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2.集体合同的签订应建立在集体协商的基础上,由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进行商谈。

  3.集体协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平等、合作的原则,协商双方有义务向对方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或资料。

  4.集体协商的内容、时间、地点应由双方共同商定,并在协商过程中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等事项达成一致后形成集体合同草案。

  5.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后,由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并在签字后10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6.集体合同的期限一般为一至三年,合同期限内双方代表可对集体合同内容进行变更或解除。这一过程中,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不可忽视,以确保集体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集体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工具。你所在的单位是否签订了集体合同?如果没有,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其签订?快来法律快车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