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案由 > 劳动争议 > 劳动合同纠纷 > 确认劳动关系纠纷 > 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4 07:59:41 人浏览

导读:

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主要基于双方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用人单位是否支付劳动报酬以及是否提供劳动条件。同时,我们还将探讨确立劳动关系的凭证以及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及对策。

  一、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双方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是劳动关系中最基本的特征,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指挥下工作,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和安排。

  2.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对价,是劳动关系中的重要要素。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这包括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工作工具等,是劳动者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的保障。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规定了劳动关系成立需要同时具备的情形:

  1.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确立劳动关系的凭证

  确立劳动关系的凭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等,这些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重要凭证。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也是认定劳动关系存在的参考凭证。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这些记录了劳动者的入职信息,是认定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4.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也可以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参考凭证。

  在具体的诉讼中,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包括提供报酬收入的凭证、招聘用工的凭证、日常管理的凭证等。这些凭证的提供对于认定劳动关系存在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三、劳动者权利及对策

  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并且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劳动者需要充分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确实存在劳动关系。

  1.这可以通过提供上述的凭证来实现。

  2.如果劳动者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就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通常为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

  2.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仲裁。

  劳动关系问题纷繁复杂,但法律快车始终为你提供专业支持。如有任何疑问,不妨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同探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