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物权法 > 物权 > 物权概述 > 民法典对于物权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对于物权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6 09:34:30 人浏览

导读:

民法典中关于物权的规定包括调整范围、保障平等法律地位、确立平等保护原则和物权公示原则等。物权分类多样,如自物权、他物权、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等。在法的适用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一、民法典对于物权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关于物权的规定涵盖了多个方面。

  1.物权编的调整范围,即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

  2.强调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3.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指出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都受法律平等保护,不得被任何组织或个人侵犯。

  4.物权公示原则,要求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需依法登记,而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则需依法交付。

  5.其他。

  二、物权的分类

  物权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根据物权人对物是否有直接支配权,物权可分为自物权与他物权。

  自物权是指权利人对自己的物所享有的权利,如所有权;而他物权则是指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的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等。

  2.根据物的性质,物权可分为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不动产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属于不动产物权,而动产所有权、动产质权等则属于动产物权。

  3.在物权是否具有独立性方面,物权可分为主物权与从物权。

  主物权能独立存在,如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而从物权则必须依附于其他权利存在,如抵押权、质权等。

民法典对于物权的规定有哪些

  三、特别法与普通法的优先原则

  1.在法的适用过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是一个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在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时,如果既有普通法规定又有特别法规定,那么应当优先适用特别法的规定。

  2.这一原则体现了法律对于特定情况的关注和保护,确保法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你对物权保护还有其他疑问吗?法律快车为你提供法律支持,如有需要,不妨发起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