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案例 > 解除合同 > 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步骤

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步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18 08:02:00 人浏览

导读:

合同经过双方当事人合意之后签订,合同也可以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即解除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那么,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步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合同经过双方当事人合意之后签订,合同也可以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即解除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那么,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步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步骤

  协商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在彼此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

  3、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流程: 负责部门:人力资源部参与部门:用人部门财务科

  1、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出:公司及员工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2、达成一致: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

  3、工作交接:用人部门安排员工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工作交接;

  4、结算薪资和经济补偿:在员工办理完毕工作交接后,财务科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薪资;如是公司方提出解除合同,还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经济补偿;

  5、劳动合同解除:完成上述流程后,劳动合同按双方约定解除;

  6、出具离职证明: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人力资源科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7、备案:对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文本原稿及原电子档案进行备案,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经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其中第(二)种情况是“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36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第47条规定的补偿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六个月以上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根据劳动部1996年发布的354号文件《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24条规定,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劳动部1994年发布的481号文件《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5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有上限,最多不超过12个月的工资。而新的《劳动合同法》对此已不再有12个月的上限要求。

  三、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领取失业保险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由用人单位提出的,劳动者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可享受其他待遇。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步骤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步骤以及有关知识一定的有自己的见解,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经过这些流程,双方若是可以协商一致的话,劳动合同关系也就这样解除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