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动法规定就是工资不能全部扣除是么

更新时间:2019-09-05 14:16: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劳动法规定就是工资不能全部扣除是么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971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劳动法规定,一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0个小时,但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天的休息.你们单位如此安排,一周累计工作时间45个小时,已经超过了40个小时的规定.但劳动法也有规定,一个月加班时间不能超过36小时新劳动法规定最小工作年龄是16周岁 其实2008年版的新劳动法内容并没有涉及到工作的合法年龄的详细规定,就算是1994年实施的劳动法,也只有对女职工及未成年人的用工有具体的,偶不知道你要问的是不是未成年人招聘的问题?如是,那我知道,有关未成年人(即童工吧)指的是年龄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这是在1994年版的劳动法中有严格规定的,任何用人单位不可以招收年龄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具体请看回1994版的劳动法的第15条和第58条,此外在2004年还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进一步明确规定劳动保障部门监察机构的职责,强化监察执法手段,为查处包括非法使用童工、侵害未成年工合法权益在内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最低就业年龄标准,禁止任何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对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新劳动法规定最小工作年龄是16周岁
2019-09-05 14:02:12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077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个人税收筹划:因为月工资薪金适用超额累进税率,而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则类似于全额累进税率,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比较特殊,所以尽可能多安排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及尽可能少安排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收筹划思路都是错的,我们对全年一次性奖金和月工资分配的基本思路是在假设去年总收入按月平均发放的基础上,将月工资适用的最高税率的部分依次转移为全年一次性奖金,转移的限额为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的税率低于或等于测算最低税负点。
2019-09-05 14:06:12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161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被辞退的员工,用人单位是不能扣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2019-09-05 14:16:0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1513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1、员工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单位,试用期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就可以了,到期直接办理离职手续,并且要求单位结清工资即可。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工资,那么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  
2、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19-09-05 14:15:2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当我们找到工作之后,我们对于工资的结算问题需要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工资
人浏览
你好,根据劳动法的规定,:(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假扣工资吗
婚假扣工资吗
婚假不会扣工资。结婚时,男方双方享受法定的婚假期间,公司是不能扣工资的。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在婚假
婚姻家庭
次播放
劳动法对工资的规定
劳动法对工资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
工资
人浏览
劳动法对工资规定
劳动法对工资规定
劳动法对工资的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
工资
人浏览
签了劳务派遣合同工资是需要扣税的。这是针对劳动法中对劳务派遣进行规避的一种形象说法,而非正式的法律术语。根据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所述:“签了劳务派遣合同工资是需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多久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多久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如果是三年以上的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则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如果是一到三年的合同,试
劳动法
人浏览
可以从工资上扣欠款,但前提是必须事先获得相应员工个人的同意,才可操作。事先同意的事项,包括欠款额的确认、扣款方式的确认,通常规范的企业会将该运作纳入内部规章制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辞退的员工,用人单位是不能扣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到劳动部门投诉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不是。建议委托律师帮你制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扣钱是违法的。只有擅自辞职造成了公司损失的才能要求他赔偿/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你属于旷工,单位可依据单位规章制度对你进行处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年收入13.5万需缴纳的税款需根据具体情况计算。根据税法规定,需考虑税前扣除、税率等因素。如涉及多项收入或扣除,建议咨询税务机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试用期工资按实际上岗时间支付,没约定工资的以公司的同岗位工资为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对工资支付问题,常见处理方式有协商、投诉和仲裁。首先尝试与雇主协商解决,若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介入处理。如问题仍未解决,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通过法律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政府工程欠款除了协商,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一是请求追债公司协助,利用其专业经验协助追讨欠款;二是要求政府提供按期付款的履约担保,确保款项得到保障;三是到政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轮班制下休息时间是否算上班时间,需结合劳动合同与实际情况判断。如合同明确约定,按约定执行;如未约定,可咨询劳动法律专业人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签订劳动合同交社保不影响上大学。暑假工属于临时性就业,不影响学生身份。若社保缴纳影响学业或贷款,应及时咨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停工期间工资发放有标准,一个支付周期内按合同规定支付,超过周期若提供劳动则不低于最低工资,未提供则发基本生活费。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未及时支付可能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以要求单位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您的情况属于工伤,单位应给予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若单位未及时处理,您可能面临无法获得应得赔偿的风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