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私人公司,产假应该有多少天

更新时间:2019-07-20 13:59:24人浏览
问题描述:
签订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私人公司,产假应该有多少天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8456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未签定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索赔: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进入诉讼程序。
解决的关键在于取证问题。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者向劳动相应证据。只有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且造成劳动者受伤的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由于双方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又极力否认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相应的举证便较难实现。
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求助于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请求他们调查此事,取得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同时进行工伤鉴定,取得该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证据,以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
在证实确属工伤事故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负责支付伤、残劳动者的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数额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丧葬费,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2019-07-20 13:37:1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995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据此你可依单位的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
2019-07-20 13:44:17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050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的,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申请调解的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必须履行。
3、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者必须注意及时申请,否则申请事项将被驳回。
4、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不经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另需注意,诉讼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仲裁《裁决书》即发生效力。
2019-07-20 13:53:1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112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私人借款原合同修改过,双方签字或者认可就具有法律效力,否则不可以做证据使用。《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借款协议只能证明双方的借贷合同关系,但并不能证明已经履行了该借款协议。收据可以证明债权人已经履行借款协议,向债务人支付借款。
2019-07-20 13:59:2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产假期间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劳动合同的期限应顺延至产假期满后终止。但若职工在产假期间出
解除劳动合同
人浏览
用人单位未给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照发,这里的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应是女职工休产假之前的月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杭州陪产假多少天
杭州陪产假多少天
杭州男方陪产假15天。根据《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在陪产假期间,工资标准按照配偶生育时
劳动法
次播放
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产假期间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劳动合同的期限应顺延至产假期满后终止。但若职工在产假期间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情形
解除劳动合同
人浏览
女工产假多少天?
女工产假多少天?
听别人说产假可休120天,工资待遇与正常上班一样,可单位说产假只有90天,产假期间只有基本工资,没有岗位工资和奖金。今年29岁,已怀孕6个月的付女士很疑惑,到底
工时休假
人浏览
用人单位为未劳动者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受伤的,如果是属于在工作的时间内受伤的,劳动者应当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只有认定为工伤的,等病情稳定以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广州产假多少天2020
广州产假多少天2020
广州产假是178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
劳动法
人浏览
一般来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法律强制性规定必须签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把约定的待遇等写入,避免以后发生争议。并且劳动合同可以证明双方存在劳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没有社保?按这所说,不涉及补偿问题,如果没有生育保险,单位该支付产假工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根据法律的规定,女职工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2、研究职业因素对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3、安排女职工从事无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4、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你好,不合法。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申请仲裁。
全部1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的,用人单位如果有合法理由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没有合法理由不得随意解除双方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合同与上班公司不一致,可能涉及劳务派遣或合同主体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合同应与实际用工单位一致。若不一致,建议首先核实合同内容,了解双方权利义务。若存在疑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癌症二次报销需要以下条件:1、经过了国家认证的疾病才可进行二次报销,比如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终末期肾病、唇腭裂、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药肺结核、艾滋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工资计算应基于实际出勤和合同约定。如只按13天算,可能不合理。可依据《劳动法》第50条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与单位协商或申请调解、仲裁。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你好,你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劳动仲裁认定公司违法,公司可能需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首先,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其次,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此外,还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罚款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实习期旷工扣工资的依据主要来自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双方实习协议中的约定。如果实习生旷工,单位有权根据这些规定来扣除相应的工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扣除行为必须遵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的情况涉及劳动权益保护,应尽快采取行动。根据《劳动法》规定,您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申请仲裁,甚至起诉。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工资无法追回,且难以获得相应补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