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队有权利没收货物吗?

更新时间:2024-05-25 12:34: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执法队有权利没收货物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439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执法队在一定条件下有权利没收货物。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执法队可以对违法或违禁的货物进行收缴,处理方式包括及时返还给合法所有人,或按规定登记造册后销毁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货物丢失、损坏,影响执法公正性。
2024-05-25 12:31:46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047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执法队处理没收货物的方式有返还、上缴国库或销毁等。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货物性质、是否有合法所有人等。确保处理方式合法合规,保障各方权益。
2024-05-25 12:32:0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5502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执法队有权没收货物。处理方式包括:1.返还给合法所有人;2.上缴国库;3.统一销毁。选择时需考虑货物性质,如是否违禁、有无价值等,以及是否能找到合法所有人。确保处理公正、合法。
2024-05-25 12:34: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城管有权利没收东西。城市管理执法主管部门对查封、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截留、损毁或者擅自处置。查封、扣押的物品属非法物品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城市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城管有权利直接没收东西么
城管有权利直接没收东西么
城管部门是有直接没收东西的权利的。对影响城市整洁、道路安全等的摊贩的物品可以暂扣,是城管执法权的一部分;但应和平合理的执
行政诉讼
人浏览
得结合具体情形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收财产刑罚的两种执行方式具体是怎样的
没收财产刑罚的两种执行方式具体是怎样的
执行没收财产的方式有:全部没收和部分没收;或者分为由人民法院执行和在必要的时候,由人民法院会同公安机关一并执行的执行方式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法律分析:城管有权利没收东西。城市管理执法主管部门对查封、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截留、损毁或者擅自处置。查封、扣押的物品属非法物品的,移送有关部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根据合同约定来处理。一般是不可以处分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协商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公司用个人账户给员工发工资正常情况下是不违法的,具体情况如下:一般情况下再劳动合同中是规定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支付员工工资,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是以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医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部分,其流程主要包括:办案机关委托鉴定机构并提供相关材料;司法鉴定机构审查资料并根据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受理;若鉴定机构决定受理,与委托人签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不知道对方身份证号码也是可以起诉的,把能提供的,如住址什么的,提供清楚,对方的身份证号可以等法院立案后申请查询。也可以通过找律师去,让律师开律师事务所的函去调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