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和我解除劳动合同,地点”把我安排在第三方那里工作合理吗?我该如何争取我的利益?

更新时间:2019-05-24 15:44:39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是从事商城销售行业的,签订合同是通过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来进行劳务管理的,我现在怀孕6个月了,合同还未到期,公司要撤柜,现在要和我解除劳动合同,给了我两个选择??1:按N+1赔偿我,??2,不和我解除合同,给我调动岗位,去第三方那里上班(非原公司的销售工作),发放基本工资(没有提成)),正常交保险,再走生育险。我服务的公司在本地没有任何柜台了,所以第三方它们根据合同里“因工作需要,按原工种在同一区域内调整工作(含调整市场/队伍)地点”把我安排在第三方那里工作合理吗?我该如何争取我的利益?现在要和我解除劳动合同,地点”把我安排在第三方那里工作合理吗?我该如何争取我的利益?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074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1.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关于降职降薪的相关规定,因为其立法本意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偏向于保护劳动者。   
2.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由用人单位根据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2019-05-24 15:26:5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895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劳动合同法第29条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履行过程中,任何一方不能随意变更工作岗位的内容,若需要变,应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5条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要看双方劳动合同中对于工作岗位的约定,若岗位约定明确,公司无权单方面调员工的岗位,公司调动员工的岗位,应有合法理由,要跟员工协商达到一致,否则员工可以不去新岗位,员工可以以公司不提供工作条件为由提出离职,若离职,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每工作一年补偿你一个月。同时,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同时符合以下情形的,视为用人单位合法行使用工自主权,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擅自调整其工作岗位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不予支持:
(一)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需要;
(二)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原岗位基本相当;
(三)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
(四)无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若公司单方面降低你的工资是不合法的,你可以公司克扣你的工资为由提出离职,要求公司支付补偿金,每工作一年补偿你一个月工资。
2019-05-24 15:30:2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883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要是确有调岗等必要,还是得按劳动法上的规定,要先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后才可以进行,否则劳务派遣单位擅自调动岗位等的,被派遣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获得经济补偿金。如果你们有好几个人都被要求调岗,那么建议最好就是联合起来去申请仲裁,要是有困难的,最好就找个擅长解决劳动纠纷的律师参加仲裁。
2019-05-24 15:41:32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257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企业单方非法调整岗位降职降薪,员工如何解除合同并索赔经济补偿?可以进行劳动仲裁或者去法院提起诉讼。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八)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根据以上两法律、法规规定,企业未征得员工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调整岗位降职降薪的,员工可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只要你还没签变更后的劳动合同的话,就可以去劳动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2019-05-24 15:44:3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企业能够解除与我的劳动合同吗?
企业能够解除与我的劳动合同吗?
几年来,我都在一家私营企业开货车。不久前,我在给单位运货的途中,因为一辆车逆行,与我的车相撞造成我受伤。事故发生后,肇事司机逃逸,公安机关一直未将其抓获。目前,
劳动合同争议
人浏览
你好,你不需要主动辞职的哦,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在合同期内辞退员工补偿多少钱
公司在合同期内辞退员工补偿多少钱
如果单位不是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理由辞退员工的,属于违法辞退员工,应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标准的2倍向劳
劳动法
次播放
公司与我解除劳动合同,这样做合法吗?
公司与我解除劳动合同,这样做合法吗?
问:我在公司里是检查员,9月6日下午5:50,我到侧板工序检查,发现侧板拼缝高低,引起焊缝成形不良。当时,我就问胎位长:“这是谁拼的板?”他说是欧某,我让他把人
解除合同
人浏览
保安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
保安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
核心内容: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头戴大檐帽、身穿灰色制服,日夜坚守在岗位上,担负着保卫首都秩序、服务百姓的重任他们就是保安。但是你知道他们日常的待遇和工作情况吗?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当给一份给劳动者;如果劳动者被公司无故辞退,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或者说辞退、开除)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违约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违约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违约解除劳动合同时,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
劳动法
次播放
企业单方非法调整岗位降职降薪,员工如何解除合同并索赔经济补偿?可以进行劳动仲裁或者去法院提起诉讼。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劳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员工转正申请书示例公司员工转正申请书尊敬的领导:我叫**,于*年*月*日进入公司,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一职,负责**********工作。本人工作认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或称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与否,分为三种情形:一、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被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经济补偿。二、用人单位按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经济补偿金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老师不让学生请假不犯法但是违规。具体如下:1、学校有专门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如果请假理由不是该具体制度中请假理由,学校老师可以不批准;2、如果请假理由符合规定,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1.医保的报销比例是百分之八十五。2、二类医院的收费标准起征点是400。医保的报销比例是百分之七十。3、一类医院的收费标准的起征点是600。医保的报销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可以起诉。先收集欠薪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等。然后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民事诉讼。劳动监察部门会调查处理,如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同时,可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你可以更详细地描述一下你所关注的问题,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帮助你分析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您的公司搬迁且未提前通知员工,同时存在未签订劳动合同和未缴纳社会保险的问题,这涉及到劳动法规定的多项权益保护问题。以下是您可能需要采取的步骤和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中国,员工是否可以拒绝公司的跨部门支援安排,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通常情况下,公司有权根据经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这个需要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