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际年龄是63年,身份证也是63年,但档案年龄是66年的。退休只差两年了

更新时间:2023-11-05 05:02:32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实际年龄是63年,身份证也是63年,但档案年龄是66年的。退休只差两年了,但有人说一定按66年办理退休闲休到底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1835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法律依据:

《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女性高级专家,凡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可到60周岁退(离)休。
2023-11-05 05:02:3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退伍证的作用
退伍证的作用
退伍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义务兵退出现役证。那么退伍证的作用有哪些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退伍证的作用:退伍证的优惠政策各地不同,要看当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身份证和档案不一致是可以退休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年龄是按档案年龄还是身份证年龄
退休年龄是按档案年龄还是身份证年龄
退休年龄,一般是按档案年龄。具体如下:1、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一般来说,是会按照档案年龄办理退休的。2、如果对年
保险
人浏览
一、退休档案年龄的认定是以档案为准还是以身份证为准1、对退休档案年龄的认定是,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2、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档案年龄大晚退2年怎么办
档案年龄大晚退2年怎么办
档案年龄大的,一般会按照档案年龄办理退休的。对确实因公安机关工作失误或公民申报错误造成错登的,申请人必须提供能证明其实际
劳动法
人浏览
你退休了吗,按的身份证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审核申请退休人员的相关材料由我部门报送市、区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办公室审核。若档案中缺少相关材料的,需个人补办好后再予以报送审核。退休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次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职工权益的问题属于劳动局管辖,劳动中的退休问题一般先咨询劳动局,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直接起诉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身份证和档案上记载的年龄不一致,办理退休时一般是按档案上的年龄为准;但当事人有相反的证据材料的,则可以以身份证上记载的时间为准。一般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退休了吗,按的身份证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具体是什么案件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以当地交管部门答复为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一般在1000元每小时左右,律师的咨询费用收取需要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和政府的指导规定能进行确定。每个地方的收费标准不一样,具体要看律师事务所的收费标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你这边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