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不想和父亲住在一起,那该怎么办呢?

更新时间:2023-09-09 16:22: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离婚后,孩子不想和父亲住在一起,那该怎么办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7687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为了孩子不想离婚,可以跟想离婚的一方协商,找出婚姻相处中相关的问题,做出改变。但是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是有离婚的自由的,如果另外一方决心要离婚,可以先进行协商,尽量就孩子的抚养权和抚养费方面,达成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协议。如果协议离婚不成,对方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申请离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协议离婚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离婚冷静期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诉讼离婚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3-09-09 16:20:1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371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一、离婚后孩子不愿意跟抚养人生活怎么办
可以双方协议变更孩子抚养权归属,或给子女做工作。规定孩子如果超过10周岁,父母离婚时协议子女抚养权归属,是需要征求子女意见的。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或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两周岁以下子女抚养权的分配
如果夫妻双方都同意,而且由其抚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的,可以一方要两个孩子。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会判给女方。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属于哺乳期内,为保证婴儿的发育成长,一般应随母方生活。
三、抚养权分配的例外
(一)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如癌症),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二)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指对子女有遗弃、虐待行为),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三)因其他原因(如母方被判刑、被劳教、有严重残疾、母方经济能力及生活环境对抚养子女明显不利的,母亲品行不端如有赌博、吸毒、乱搞两性关系等恶习的),子女确无法随母生活的;
(四)父母双方协议2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的,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
2023-09-09 16:20:3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43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一、离婚孩子不想给女方怎么办
1、离婚孩子不想给女方可以先和女方协商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起诉离婚,由法院来判决。离婚时,如果孩子不满两周岁,则一般以女方抚养为原则。如果大于两周岁,父母可以就抚养权问题进行协商。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二、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怎么算
离婚时孩子的抚养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按照如下标准支付:有固定收入的,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无固定收入的,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2023-09-09 16:22: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异国离婚管辖
异国离婚管辖
异国离婚管辖法院一般是被告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被告没有住所地或者离开住所地一年以上的,管辖法院是被告的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住所地与经常居住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您好,需要和爸爸商量换一种居住方式。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私自同居是否受法律保护
离婚后私自同居是否受法律保护
离婚后私自同居一般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因为我国法律只保护婚姻关系。私自同居法律不予以保护,但是也不会有惩罚,都是当事人自愿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异地离婚需要多久时间
异地离婚需要多久时间
有时候我们起诉离婚,可能不是在本地,因为男女双方分居长时间之后,可能需要到异地起诉离婚,异地起诉离婚的审理也是需要按照流程来的。那么异地离婚需要多久时间?下面就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离婚后同居财产如何分割
离婚后同居财产如何分割
在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后又同居的,可能涉及同居产生产生相关财产的问题。那么离婚后同居财产如何分割?同居后财产的分割原则都是法律有相关规定的。在相关的法规中,可以
同居财产
人浏览
一、家庭暴力殴打孩子,应该怎么处理1、家庭暴力殴打孩子解决办法如下:(1)可以找社区进行教育和劝诫;(2)可以到本地派出所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异地离婚在哪里办手续
异地离婚在哪里办手续
异地一般不可以办理离婚手续,除非是通过诉讼的方式起诉离婚。协议离婚只能去双方户籍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领取离婚证
离婚
人浏览
法律分析:离婚案件中就孩子抚养问题,法庭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判决;第一,如果双方可以就孩子抚养协商一致,按照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出具判决书;第二,如果双方不能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建议女方和孩子及孩子的奶奶,三方协商沟通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孩子14周岁,有了自己的想法,大人应该多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个合理解决方案。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及时报警解决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动物咬了是谁负责
被动物咬了是谁负责
被动物咬了一般应当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负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其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损害赔偿
人浏览
你好,协商解决吧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诉讼脑震荡赔偿范围有哪一些
民事诉讼脑震荡赔偿范围有哪一些
因遭受人身损害导致脑震荡的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进行赔偿的范围包括有: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治疗费用;造成精神损害的,还可以要求责任人
损害赔偿
人浏览
根据收入和当地生活水平而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被人打成轻伤了可以要求民事赔偿吗
《民法典》被人打成轻伤了可以要求民事赔偿吗
被人打成轻伤了可以要求民事赔偿。侵权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损害赔偿
人浏览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规定同等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怎么赔
《民法典》规定同等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怎么赔
同等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方式为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以及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
损害赔偿
人浏览
严重情况下犯法。父母打孩子程度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是犯法的,法律不允许打孩子。如果造成伤害,还要追究责任。如果是普通教育的话,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如果伤害达到暴力、虐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事故理赔费用怎么处理
事故理赔费用怎么处理
事故理赔费用应当首先由当事人所购买的保险的保险公司进行承担,保险赔偿额不足以承担的,再由当事人自身的财产承担。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保险公
损害赔偿
人浏览
法律分析:对于小孩的抚养权一般先由男女双方协商解决,双方协商解决不了起诉到法院,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扶养条件、教育背景、小孩年龄以及男女双方是否存在不适合抚养小孩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污蔑罪怎么赔偿
污蔑罪怎么赔偿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污蔑罪,只有诽谤罪。赔偿的数额与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人的获利情况等因素相关。因诽谤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