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借了2万,没还,怎么回来

更新时间:2023-06-02 18:08: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对方借了2万,没还,怎么回来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824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一、借钱不还钱该怎么要回来
1、债务人借钱不还的,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要回钱: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3)、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使纠纷得以解决。
(4)、诉讼解决。当事人通过上述途径解决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二、追讨欠款的证据有哪些
1、提供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欠条或借贷合同等书面证据。没有书证的,应提供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地点、金额,并提供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或证据线索。
2、有担保人的,应提供担保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担保人是法人的,应提供法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及其住址。有担保协议的应提供书面担保协议或担保条款。
3、有抵押物的,应提供抵押物的名称、数量、价款数额、存放地点和保管人的姓名等证明材料。
4、提供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义务的证明材料和在诉讼时效期间主张权利的证明材料。
5、关于共同被告的相应证据,如列夫其另一方为共同被告,应提交婚姻关系证明;股东出资不到位、抽逃出资、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的相应证据。
2023-06-02 18:06:10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774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别人借钱不还,可以起诉要求还款。请先保存相关证据,例如对方的身份证号或身份证复印件,借款合同,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录音,汇款记录等,然后提起诉讼。在保护您的合法权益方面。
准备索赔时,请检查是否有还款期限,如果有还款期限,您最好在还款日期到达后的三年内提出还款请求。如果还款日到期三年后没有提出还款请求,则诉讼时效经过,丧失胜诉权。如果没有还款期限,则当事人可以在合理的催告期后随时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
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023-06-02 18:06:1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5097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当事人想要回他人借的钱,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如果当事人要提起诉讼,需要准备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023-06-02 18:08: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借款要不回来怎么办
借款要不回来怎么办
借款有时候没有要求借条,那么借款人还款日期到了就很可能发生不偿还债务的情况。那么为了让大家能够详细了解借款要不回来怎么办的相关法律问题,下面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
借款
人浏览
法律分析:借钱不还,首先要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身份证号、合同、邮件、手机短信、录音、汇款纪录等,及时起诉要他还钱。此外,还要及时与律师联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钱不还,只能通过诉讼解决吗
借钱不还,只能通过诉讼解决吗
借钱不还不是只能通过诉讼解决,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解决,当事人如果要提起诉讼,可以准备好起诉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欠钱不还法律规定
欠钱不还法律规定
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债务人欠钱不还会让债权人很困扰。那么,相关的欠钱不还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相关欠钱不还法律规定,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相关欠
债权债务
人浏览
你好,是遇到经济纠纷了吗
全部3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60岁欠债不还能否能拘留
60岁欠债不还能否能拘留
60岁欠债不还的,对于该债务人一般不能拘留,因为欠债不还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债权债务
人浏览
别人欠钱可以直接向其索要,如果对方拒不偿还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或者直接提起诉讼,当事人提起诉讼要注意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朋友欠钱不还的可以通过协商,和解,申请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要回,权利人提起诉讼的,则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起诉,之后申请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
全部1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请问对方欠您多少钱呢
全部1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的区别:户口本不分户,子女无法享受补贴,不需要缴纳费用。户口本分户后,家庭的土地会重新进行划分,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土地;父母子女有两个宅基地,
民法
人浏览
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出借人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如果要提起诉讼的,应当准备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法律依据:《民事诉讼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承担刑事责任,刑事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民事方面,自己有工作收入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民事责任;尚在学习的,属于限制民事
民法
人浏览
起诉追讨债务的,主要有以下的流程:1、收集对方欠债的证据、对方的身份信息(或对方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信息)。2、向法院提交诉状立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如果转账之后对方账号,冻结的,是无法退回来的。如果是对方账号冻结后,转的账是不可能转账成功的,资金是会原路退回账号的,有时不能即刻返回,有延迟情况对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强制迁出户口的情况:离婚后房子已经明确的判属归于其中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是不迁出户口,可以强制迁出。房子因为买卖或者是继承发生了产权上面的变化,现在产权的拥有者可
民法
人浏览
构成刑事犯罪才会坐牢!!!不构成刑事犯罪,不用坐牢,但是如果你有钱不还,法院判决让你承担责任,偿还贷款,那么法院在执行阶段是发现你有钱不还,可以对你行政拘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沈抚新区派出所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
民法
人浏览
同学借钱不还的,当事人可以催告同学在合理的期限内归还;如果被对方拒绝的,则当事人可以根据签订的仲裁协议去申请仲裁;或者去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对方还款。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不能用。户口被注销后,原身份证均已失去法律效力。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户口被注销,按规定身份证均应由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将身份证收回。
民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欠钱不还不可以以诈骗罪报警。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较大数额公私财产的行为。欠钱不还只是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跟刑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查户口所在地的办法:查询自己户口可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查询,携带上身份证到户籍科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属保密范围,互联网上个人无法查询。个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上有相关记录
民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