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该公司不同意,请问我该以何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收取费用时所开的收据及入职时所签订的劳动合同都被他们给收走了!

更新时间:2019-06-20 09:41: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与前日上午我应聘于东莞黄江镇的一家中介公司行政助理一职,该公司以收取报名费、押金、培训费为由向我收取了人民币550元,但今日上午我参加了该公司的培训,其培训内容就是让我们这些新入职的人员到大街上发传单,拉人,我因不满这种苛刻的培训任务,提出退钱辞职,但该公司不同意,请问我该以何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注:他们收取费用时所开的收据及入职时所签订的劳动合同都被他们给收走了!但该公司不同意,请问我该以何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收取费用时所开的收据及入职时所签订的劳动合同都被他们给收走了!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损害赔偿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060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违法,可以要求退还,不退的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退还,并处罚款。
  《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2019-06-20 09:16:5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053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1、单位收取押金违法,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 第八十四条 【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2019-06-20 09:24:3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785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按法律规定,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对于服务期,法律并没有明文进行规定,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2019-06-20 09:41:0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402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押金除一般担保所具有的属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1)要物性,即押金合同的生效, 除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外,还依赖于作为押金合同标的的货币的实际交付,否则,押金合同不能生效。
(2)单向性,这是一种单向担保。
一是主体的单方固定性,交付押金的主体只能是债务人或受债务人委托的第三人,而受领押金的主体只能是债权人。二是其法律责任的单向性,其后果也是单方面承受的,即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债权人可从押金中抵扣或优先受偿,而债权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却无从在押金上追究其法律责任。
(3)补偿性,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债权人可从其受领的押金中优先受偿,从而填补了债权人因此而受到的损失,保证了债权人权利的实现。由于所付押金额并不大于债务人的债务,不具有任何惩罚性。
(4 )预防性,由于不履行债务将有失去押金的不利后果,会促使债务人积极地去履行其债务,以避免风险,这将大大地提高债务的履行率。
2019-06-20 09:35:5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你好,根据你以上所述,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反应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被公司辞退应该怎样维护自己权益
员工被公司辞退应该怎样维护自己权益
员工被公司辞退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维护自己权益:一、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举报电话12333;二、向当地劳动争议仲
其他
人浏览
没签订劳动合同辞职或被辞退,工资应该结算到工作的最后1天。并且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我怎么维护权益
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我怎么维护权益
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的维权方式包括:与公司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
劳动法
人浏览
不合法,尽快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单位收取押金违法,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2、法律依据:1)《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保留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动物咬了是谁负责
被动物咬了是谁负责
被动物咬了一般应当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负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其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损害赔偿
人浏览
劳动者在正常履行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当给劳动者相应的工资,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诉讼脑震荡赔偿范围有哪一些
民事诉讼脑震荡赔偿范围有哪一些
因遭受人身损害导致脑震荡的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进行赔偿的范围包括有: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治疗费用;造成精神损害的,还可以要求责任人
损害赔偿
人浏览
按规定是公司不能全扣员工工资,要是员工工资被全扣了,那么公司也就是违规的。公司不仅不能把员工工资全扣了,每月扣减的工资的也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并且扣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首先需要交管部门现场勘验,出具事故认定书,认定双方责任大小,依据责任大小承担赔偿责任。要是属于司机的全部或者主要责任,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民事责任依据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被人打成轻伤了可以要求民事赔偿吗
《民法典》被人打成轻伤了可以要求民事赔偿吗
被人打成轻伤了可以要求民事赔偿。侵权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损害赔偿
人浏览
举报老师的方式如下:1、假如教师的行为仅在不良水平的程度,就向学校反映好了;2、电话举报,可以直接给教育局打电话;3、收集资料照片等证据,登录该老师所属教育局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规定同等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怎么赔
《民法典》规定同等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怎么赔
同等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方式为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以及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
损害赔偿
人浏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消费者依照规定进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事故理赔费用怎么处理
事故理赔费用怎么处理
事故理赔费用应当首先由当事人所购买的保险的保险公司进行承担,保险赔偿额不足以承担的,再由当事人自身的财产承担。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保险公
损害赔偿
人浏览
喝醉酒打人确实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即使是因为醉酒而失去理智,打人者仍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污蔑罪怎么赔偿
污蔑罪怎么赔偿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污蔑罪,只有诽谤罪。赔偿的数额与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人的获利情况等因素相关。因诽谤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
人浏览
首先应联系卖家核实情况并要求提供发货和激活的证据。如果卖家无法提供合理解释或证据,您可以向购买平台投诉,要求介入处理。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平台规则和订单协议,通常无法退款。但如果平台规定未明确告知或不合理限制消费者权益,可能构成霸王条款。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