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该企业把用户的罚款让本企业相关的生产管理人员承担有法可依吗?是否应该通过技术监督局鉴定责任?是否应该是该企业供应人员和配套厂家负责?

更新时间:2019-01-08 13:01:01人浏览
问题描述:
生产特种设备起重机的企业(需要许可证),产品已经给用户安装使用,技术监督局也已经验收合格。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是供应部负责采购的配套件有问题,如三马葫芦、新大力电机、青岛小厂的减速机),企业没有及时去售后服务,也没有及时责成配套厂家去维修,因此用户自己决定罚该企业一大笔货款,而该企业把用户的罚款让本企业相关的生产管理人员承担有法可依吗?是否应该通过技术监督局鉴定责任?若找责任人是否应该是该企业供应人员和配套厂家负责?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424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遭遇商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即找经营者陈述自己购买含塑化剂食品的经过,并依法提出索赔要求,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投诉应写明投诉人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和被投诉单位名称、地址,受损害事实,所购商品的名称、牌号、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单位及交涉经过等,并提出自己的要求。
3、 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如 工商、技术监督、卫生、商检)申诉。即通过直接向经营者的行政主管部门或所在地行政执法部门出示证据,陈述受害经过,提出索赔要求。由有关部门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做出赔偿等决定。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起诉。消费者对以下四种情况,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1)与经营者协商不成;
(2)对消费者协会调解或行政部门已做出的赔偿决定不满意;
(3)经营者拒不执行已做出的调解和赔偿决定;
(4)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后,经调解不成的。
2019-01-08 12:42:02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3909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起诉需保留时间差证据(没到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2019-01-08 12:46:4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592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1.管理层造成企业破产的法律责任。为了强化对造成企业破产有过错的高管人员的责任追究,破产法第125条规定,企业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同时规定,此类人员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3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后一款规定为资格限制责任,是民事特别法对于自然人身份权的特别限制。公司法第150条也有类似规定。  
2.违反破产程序义务的法律责任。为了督促债务人的有关人员切实履行破产法第15条规定的相关义务,第126条规定,有义务列席债权人会议的债务人的有关人员,经人民法院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列席债权人会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拘传,并可处以罚款。债务人的有关人员违反破产法规定,拒不陈述、回答,或者作虚假陈述、回答的,人民法院可处以罚款。第127条规定,债务人违反破产法规定,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提交不真实的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情况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以罚款。债务人违反破产法规定,拒不向管理人移交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的,或者伪造、销毁有关财产证据材料而使财产状况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以罚款。第129条规定,债务人的有关人员违反破产法规定,擅自离开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可予以训诫、拘留,可以依法并处罚款。  
3.欺诈破产行为的法律责任。为了遏制各种欺诈破产行为,破产法第128条规定,债务人有破产法第31~33条规定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019-01-08 13:01:0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质检总局强调:企业生产新资源食品应办理食品生产许可
质检总局强调:企业生产新资源食品应办理食品生产许可
国家质检总局复函重申,企业生产新资源食品应申请并办理食品生产许可。复函指出: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的新资源食品应当经卫生部批准。此外,
食物安全
人浏览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是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享有安全生产权利、负有安全生产义务和承担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主要包括以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是否有权对员工进行罚款
单位是否有权对员工进行罚款
单位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
劳动法
人浏览
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
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劳动安全管理体制。尤其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及管理、任务及职责要求十分明确,那就是生产
安全生产制度
人浏览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有哪些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有哪些职责?
《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单位安全生产保障
人浏览
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做了明确规定。物业公司是否有权向业主收取停车费(车位费、占道费)的问题,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属于业主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导致传染病传播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导致传染病传播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1、民事责任:故意或过失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实施侵权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其他人员被感染患病需要接受隔离治疗、被采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遭遇商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即找经营者陈述自己购买含塑化剂食品的经过,并依法提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误工费是指因医疗过错治疗休养期间实际减少的收入。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如果没有减少收入的,不应当赔偿误工费。误工费的赔偿分为有固定收入和无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来说,贵企业承担罚款责任后可根据合同或向实际施工单位追偿。至于您的责任,要看企业与您的协议约定或者法律规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要根据主要负责人所从事的具体事务以及所造成的后果而定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是的要负责任,但情节相对较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因劳动者违反公司规定而扣除全部工资是不合法的。若劳动者违反公司规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来弥补经济损失。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您可以申请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除非公司提出原条件或更好条件续约而您拒绝,否则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补偿金额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但需提前3天通知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试用期辞职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双方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如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离职手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对原公司未依法解除劳动关系,您可以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争议适用该法,若公司未出具证明,您可能无法享受失业保险金等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可以起诉该员工索赔解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区分具体情况,这种情况搬迁需要配合,如果不想去可以跟公司协商解除,拿经济补偿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如果合同中有明确规定需要交纳的70为住宿费,按照公司的规定是应该进行交纳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议您准备劳动关系等相关证据材料向单位所在地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