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物权 > 宅基地使用权 > 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抵押

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抵押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2 08:38:23 人浏览

导读:

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用益物权,是一种使用权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财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给其他成员用于建设住宅的权利,一般没有使用期限限制。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抵押?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抵押

  一、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抵押

  根据法律的规定,宅基地、自留地以及自留山等,这些都是归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同时我国的担保法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也一并不得用于抵押”。

  其理由主要是以下三点:

  首先,宅基地使用权是有限制的。由于宅基地具有福利性质,村民是无偿取得,村民可以用宅基地建房子,以方便生产生活,除此之外,村民对宅基地的使用没有其他的处分权利。

  其次,如果允许宅基地抵押,一旦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抵押就很难实现。由于实现抵押权的最终形式是转让使用权。而且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只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村民,其他主体不得也不得成为宅基地使用权人。

  最后,宅基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农民不能失去宅基地。抵押的实现,意味着抵押人对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的权利丧失。没有宅基地、没有房屋的村民,不仅影响生产生活,而且影响社会稳定。

  二、城市子女能否继承宅基地使用权

  房子下的宅基地归集体所有,不属于个人,因此,宅基地的所有权不能发生继承。

  但被继承人的房屋作为其遗产由继承人继承,按照房地一体原则,继承人继承取得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但农村宅基地不能被单独继承。另外,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含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宅基地的,可按相关规定办理确权登记;

  在不动产登记簿及证书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由此可以看出,城镇户籍子女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三、宅基地和房屋的区别

  1、土地性质:

  宅基地证是农村集体土地,而传统的房产证特指拥有买卖权的国有土地。

  2、土地的获取方式:

  农村宅基地土地一般都没有交钱,直接按人头分配,按照30年土地分配原则,最迟2027年将到期。而又极少一部分是10多年前交钱获得的图责任土地,房产证的土地是通过国家公开拍卖拿到的,所以必须交钱。

  3、土地的发证机关不一样:

  宅基地的证件由乡镇确认,房产证的地至少县级以上的国家土地局来核发的。

  《土地管理法》中对宅基地有这样的规定:

  1、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2、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3、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参照当地普通住宅指导价,由区县人民政府参照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普通商品房住宅均价、城市规划等综合确定。

  4、拆迁中认定的宅基地面积应经合法批准、切不超控制标准。

  5、房屋重置成新均价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的被拆迁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新平均价,具体标准由区县政府按照前述区域内农村房屋建设情况在400--700元/平方米幅度内确定。

  4、户均安置面积,按照100-150平方米控制,具体标准由区县政府根据当地农村经济水平、农民居住情况确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抵押的相关内容,房子下的宅基地归集体所有,所有权是集体的,个人只是拥有使用权,所以不能出卖和抵押,但可以在本村集体内流转,经过土地管理部门依法批准,发放证件。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可以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