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税法 > 税收法规 > 工程类发票税率是多少

工程类发票税率是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3 08:46:37 人浏览

导读:

开工程款发票时,如果是单位,把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材料带上,去工程所在地税务局代开。如果是以个人名义开,带上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合同复印件到做工程的地方的税务局去开,那么工程类发票税率是多少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工程款发票时,如果是单位,把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材料带上,去工程所在地税务局代开。如果是以个人名义开,带上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合同复印件到做工程的地方的税务局去开,那么工程类发票税率是多少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工程类发票税率是多少

  工程类发票税率为:

  营改增后,工程款增值税发票。其中,一般计税方法,开具税率为1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选择简易办法计税,则只能开具“征收率”为3%的增值税普通发票。

  第十五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

  (二)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

  (三)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四)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 增值税征收率为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建筑服务。

  1.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2.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3.一般纳税人为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4.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5.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二、工程款发票怎么开,税率是怎样的

  工程发票开具应该由纳税人到工程所在地地税局办税服务大厅领取并填写《代开发票申请表》一份,然后提供申请代开发票人的合法身份证件,并提供付款方(建业公司)对建安劳务服务项目、单价、金额等出具的书面确认证明,或建安合同,还有公司的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如果一个人名义代开发票,只需要身份证即可)。

  在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可当场办结。

  营改增后,建筑服务类开具的工程款发票和税率分以下两种:

  1、一般纳税人企业选择简易计税法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3%,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2、一般纳税人企业选择一般计税法的,增值税税率11%,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开具工程款发票的风险有哪些

  1、发票先开,付款在后。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是发票的问题。目前很多发包人在付款的时候,为了防止承包人收到款后不给付发票,往往要求承包人提供相应的发票后再付款。而根据国务院《发票管理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的规定,发票是收付款的凭证,也即提供发票的行为,将被认为是已经收到款项。

  2、无正式授权,挂靠人收款。挂靠现象是工程施工领域中老生常谈,却又屡禁不止的问题。挂靠在工程建设中如此普遍,以致工程业主对此也见怪不怪,往往认可挂靠人也即实际施工人的地位,在施工企业提供相应的授权委托甚至没有正式授权手续的情况下,将款项以现金或其他方式支付给挂靠人,而施工企业因只是收取管理费,也放手让挂靠人收取、支用工程款。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

  因此,公司在支付工程款时应当索取发票。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建筑业劳务的纳税地点为建筑业劳务发生地缴纳营业税,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在建筑项目所在地开具发票或向建筑项目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请代开发票。

  以上就是法律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工程类发票税率是多少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呢,我们可以了解到工程发票开具应该由纳税人到工程所在地地税局办税服务大厅领取并填写《代开发票申请表》一份,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上法律快车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