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税法 > 税收动态 > 高校餐厅对外没发票被疑逃税

高校餐厅对外没发票被疑逃税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15 21:15:58 人浏览

导读:

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考研了,已经工作了几年的小牛这几天总到高校去听课备考,没有校园餐卡的他午饭一般就在接收现金的校园餐厅解决。消费和外面差不多,但怎么不给开发票啊?几餐饭下来,小牛心生疑惑。●免税餐厅无发票我们的餐厅属于东区食堂的风味餐厅,国家给免税,

  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考研了,已经工作了几年的小牛这几天总到高校去听课备考,没有校园餐卡的他午饭一般就在接收现金的校园餐厅解决。“消费和外面差不多,但怎么不给开发票啊?”几餐饭下来,小牛心生疑惑。

  ●免税餐厅无发票

  “我们的餐厅属于东区食堂的风味餐厅,国家给免税,所以我们没发票。”小牛在中国人民大学东区食堂附近的学子园餐厅索要发票时,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我们这里主要是为学生服务的,为方便你们这样的人我们才收现金的,学生都刷餐卡。”服务员连眼皮都没抬,口气居高临下地解释着。但小牛却发现,餐厅中像他这样“被方便”的校外人员不在少数,而真正学生模样的却没几个。

  记者相继走访了清华、北大、北二外、中国矿大、北科大、农大等多所在京高校的餐厅,几乎每所高校都存在着校内餐厅不开发票的现象。“免税餐厅”、“内部食堂”成了校园餐厅拒开发票的共同理由。

  在北理工和二外的“小炒餐厅”,不开发票还可以奖饮料。看来学生们早已深谙此道,反正要发票也没用,往往是为了得到那瓶饮料才向餐厅提出开发票的要求。餐厅的这项奖励措施无疑暴露了其“避税”的企图。

  ●对外营业理应开票

  记者经过调查得知,人为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食堂税收国家确有优惠政策。2006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在校园内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这条规定是目前校园食堂“拒开发票”的主要依据。但规定中有关“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的内容,却被校园餐厅人为地“忽略”了。

  “国家给高校食堂免税,高校食堂没有税务登记,就没有发票,此举实际上是为了降低食堂的成本,让食堂让利给学生,免税政策的真正优惠人群应该是高校学生。”某在京高校的后勤管理负责人坦言。

  而目前,很多高校的餐厅甚至承包给了私人,虽然开在校园里,但其实与社会餐饮没有太大的区别,不仅饭菜价格并不比校外便宜,而且也在悄悄地对校外人士开放,但他们依然打着“内部餐厅”的旗号享受免税政策。还有的高校,如果消费者一定要开票,也可以到校园饮食服务中心开,但却需自己承担5%左右的税金。

  “一般人不会随便到学校里来,进进出出的要么是本校学生,要么是来校交流听课的人,要么就是学校的客人,我们给他们提供服务,这也算是校园服务,不算对外开放。”某在京高校的餐饮负责人振振有辞。

  ●中档餐厅一日即可避税数百元

  据了解,一家可以容纳百八十人的中等规模的校园餐厅,一天的营业额约近7000元。如果对外经营正常缴税的话,按照本市餐厅营业税5%的适用税率,一天需缴税二三百元,一个月的税款就近万元。

  据一位曾在高校做过后勤工作的知情人士介绍,学校的餐饮一般分为只为学生服务的食堂、经营风味或小炒的独立餐厅以及学校用于招待的高档餐厅几种,“只要是直接收现金的独立餐厅,其实都是对外营业,都应该缴税。”在这位知情人士看来,这些餐厅拒开发票,是一边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一边不降菜价反逃税,把国家本想给学生的优惠揣进了自己的腰包,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亟待加强管理的环节。

  本市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明确表示,如果食堂对外开放,消费者就有权索要发票,且食堂无权收取任何费用或将税金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