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税法 > 所得税 > 个人所得税 > 补偿金算不算个人所得税

补偿金算不算个人所得税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3 15:18:06 人浏览

导读:

对于劳动者来讲,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遭辞退或者其他的原因,比如公司破产,公司清算,都是需要给予一定的赔偿,为的也是保障员工的个人生活。那么补偿金算不算个人所得税?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

  对于劳动者来讲,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遭辞退或者其他的原因,比如公司破产,公司清算,都是需要给予一定的赔偿,为的也是保障员工的个人生活。那么补偿金算不算个人所得税?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

  一、补偿金算不算个人所得税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补偿金中工资计算标准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问题,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而对于上述中的“工资”的范围,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的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予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在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这一问题上,最容易引发混淆和纠纷的地方常见于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是否包括加班加点劳动报酬的问题。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支付给职工的加班加点劳动报酬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应包括加班加点的劳动报酬。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补偿金算不算个人所得税的相关介绍,对于员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我们要了解一下具体的计算标准,尤其是根据情况来进行计算,这样才能维护好员工的个人利益。对此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建议可以咨询一下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