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税法 > 所得税 > 个人所得税 > 抽奖得了赠品 20%个税谁来缴

抽奖得了赠品 20%个税谁来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8 07:38:44 人浏览

导读:

早报讯小时候我们都听过一个“买椟还珠”的寓言。几百年后的商业活动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买杂志送化妆品,买化妆品送小样,买等离子彩电送液晶电视。今年,最红的礼品莫过于iPhone4和iPad了。此外,在通信领域送话费、送手机等营销方式也很寻常。可是,你是否想

  早报讯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一个“买椟还珠”的寓言。几百年后的商业活动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买杂志送化妆品,买化妆品送小样,买等离子彩电送液晶电视。今年,最红的礼品莫过于iPhone 4和iPad了。此外,在通信领域送话费、送手机等营销方式也很寻常。

  可是,你是否想过,抽奖得的赠品,需要缴纳20%的个税。这笔钱,该由谁来缴?如果让你先缴20%的个税再去享受那份大礼,你还会欢天喜地吗?

  买手机赠话费、积分换礼品,都不用缴

  据新华社昨晚消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对企业和单位在营销活动中以折扣折让、赠品、抽奖等方式,向个人赠送现金、消费券、物品、服务等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进行明确。

  通知称,企业通过价格折扣、折让方式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如通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或者购话费赠手机等;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个人按消费积分反馈礼品,这三种情形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通知还称,企业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取得该项所得的个人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赠送礼品的企业代扣代缴:

  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通知强调,企业赠送的礼品是自产产品(服务)的,按该产品(服务)的市场销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是外购商品(服务)的,按该商品(服务)的实际购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

  打擦边球的商家要“收收筋骨”了

  记者随即采访了部分企业。以通信运营商为例,“满就送手机”的营销活动相当普遍。各地的通信运营商可自己制定策略,有些地方是消费者去营业厅提手机时,要缴纳一部分税费;有一些地方则不用,税其实也是缴的,但运营商帮你缴了。

  同样,如果是商场等零售企业,在促销活动的过程中,各门店的赠品管理也是很讲究的。从促销指导书的要求到赠品物资的配发,从赠品的发放到赠品的销账,每一步都很缜密,经手人都知道赠品管理必须做到“账实相符”。

  用财务的行业术语讲,企业代缴的,可以做销账处理。而这个账怎么做,在现实中却是门学问。是冲还是抵扣?算法不同,税费有高有低。

  资深管理人员Y先生说,大商户一般都比较规范,该缴的都会缴,打擦边球的往往是那些用奖品打幌子的小商贩。此次税收检查严格后,那种诱惑很大,最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中奖的神话会破灭很多。对消费者来说,这就是利好。

  有网友快人快语,“哦,那告诉商家送东西要一起送,不要先买再送,也不要先送再买,即买即送不缴税。这明显是为人民群众考虑 ,省得商家回头赖账嘛。好事情,好事情。”

  更多的网友觉得通知中提及的“累计消费到一定额度”界定很模糊,多少算“一定额度”?不对个人所得税缴纳制定下限的话,也很难操作。

  经常去超市选购酸奶的李姑娘较真地问,“我平时去买酸奶厂家会送勺子,勺子肯定不是酸奶厂的自产产品。这个规定执行以后,那是不是厂家就会把酸奶和勺子捆绑了,买酸奶就要带上一把勺子的费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