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 > 劳动合同法论文 > 用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用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4 22:06:04 人浏览

导读:

关于企业用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在用工过程中由于企业的用工行为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致使企业对劳动者需承担的劳动法上的法律责任。企业用工过程,是指企业从招聘员工开始,直至员工离开企业(包括退休、员工辞职、企业辞退员工等各种形式)为止的整个过程。为
关于企业用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在用工过程中由于企业的用工行为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致使企业对劳动者需承担的劳动法上的法律责任。

企业用工过程,是指企业从招聘员工开始,直至员工离开企业(包括退休、员工辞职、企业辞退员工等各种形式)为止的整个过程。

为避免企业用工过程中法律风险,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就需严格规范自己的用工行为,并注重用工过程的档案管理及证据保全意识。

下面就如何避免企业用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发表以下浅见,供参考:

一、招聘阶段。

1、根据企业需要,发布招聘信息,明确告知招工条件。

2、要求应试人员提交书面材料:1、身份证复印件;2、高中或者初中以上学历证书(根据企业及招聘岗位的需要);3、无犯罪记录证明等等企业认为需要的材料,一旦招用即为其入档保管。企业收到书面材料后先行书面审查,符合企业要求后通知应试人员面试。

3、面谈、面试。企业参与面试的人员最好要包括:厂领导至少一名,车间领导至少一名,班组负责人至少一名,拟带徒弟的师傅。面试时间由企业安排后通知应试人员。面试内容由企业参与面试人员各自决定并向应试人员提问,应试人员的回答是否合格由各提问人员评判。面试之后,由企业参与人员对应试人员的品德、从事其将来要上的岗位的悟性及潜力、是否可具培养前途等等企业所关心的表质进行综合评定。

二、录用阶段。

1、面试通过后签订一年期(根据面试结果及应试人员要求也可以适当延长劳动合同时间)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一个月。企业在试用期内,安排不同的人员对新录用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各方面的素质进行多方面考查,包括新录用人员的出勤率、吃苦精神、对专业技术的悟性、对本企业的看法和想法等等企业认为重要的各项素质,试用期届满前进行综合评定,符合企业需要则留用,考查结果记入该员工档案。如发现不符合企业需要则不再录用。

2、试用期满后至一年期合同届满前,继续试用期内的考查工作,并一个进行一次评定,记入该员工档案。劳动合同期满后,综合评定,符合企业需要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符合企业需要则不再续签劳动合同。

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后,则不再安排专门人员对其的考查,待其对企业的忠诚度、技术熟练程度、品德等方面素质达到一定标准后则让其参与对新录用员工的考查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三、劳动合同终止阶段。

1、正常退休不用赘述。

2、企业释退员工需严格按照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进行操作,最好有律师予以指导。

3、企业对试用期后不录用的人员要可给予一定的补偿(通常参照其试用期工资,法律规定可以不给)。

4、企业对固定合同期满的员工决定不再续签合同的,要给予经济补偿(标准按照其合同期间的月平均工资)。

5、员工辞职的,要区分不同情况决定是否给予经济补偿。

在合同终止阶段,不论何种原因,企业对离开本企业的员工都要安排专人询问并记录该员工对本企业的看法、意见、建议或者其他想法,以便于企业发现问题,进一步作好企业员工的管理工作。

以上就用工过程的流程发表一点浅见,供参考。

至于用工过程中需为工人办理社会保险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的工作贵厂已经做的较好,这方面应该不会存在法律风险了。

总而言之,在整个用工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注意避免法律风险,企业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制度,大家从上到下形成习惯,造就一种企业文化,让员工认同企业并在企业的发展中体现、提高员工的价值,让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成为员工的追求,此乃题外之话了,就此打住。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