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 > 劳动法律责任 > 劳动者有什么权益

劳动者有什么权益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0 14:58:26 人浏览

导读:

劳动者在工作生活中其实享有很多权益,但是大部分的劳动者都缺乏相关的知识,从而导致对自己的合法权益丢失而不自知。那么劳动者的权益具体有哪些呢?离职时劳动者主动放弃的权利,之后还能再次主张吗?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劳动者在工作生活中其实享有很多权益,但是大部分的劳动者都缺乏相关的知识,从而导致对自己的合法权益丢失而不自知。那么劳动者的权益具体有哪些呢?离职时劳动者主动放弃的权利,之后还能再次主张吗?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劳动者有什么权益

  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离职时劳动者放弃权利能再次主张吗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与用人单位签署自离职之日起双方之间无任何劳动纠纷且同时自愿放弃一切与用人单位有关的所有权利主张。该约定内容受法律保护,劳动者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

  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在劳动者办完离职手续与工作交接时,对其工作期间的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社会保险、带薪年假等劳资法律事宜作出明确的处理结论,并对放弃主张权利事项作出明确约定,劳动者必须在其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签字确认。

  劳动者在正式离职已经确认不再就劳动争议事项向某百货公司进行权利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带薪年休假等待遇。其后再次就相关权利提起诉讼,依劳动法规定,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侵犯劳动者权益的后果

  1、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法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缺乏必备条款或未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纠正其违法行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补充劳动合同内容,将劳动合同文本中的一份交予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作出相应的赔偿处罚或者根据劳动者的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后,作出相应的赔偿判决。

  3、用人单位违法扣押劳动者证件、收取财物、扣押档案或其他物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以担保或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以及劳动者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标准的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4、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报酬权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5、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若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若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

  6、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的,劳动行政部门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7、用人单位未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书面证明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8、对不具备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出资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劳动者有什么权益的相关知识,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