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知识 > 劳动合同补偿 >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是多少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是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7 14:08:08 人浏览

导读:

在我国,随着人们的法治意识加强,人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是特别关注的,当劳动者与企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是多少?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在我国,随着人们的法治意识加强,人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是特别关注的,当劳动者与企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是多少?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是多少

  如果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一般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要符合哪些条件

  解除劳动合同,涉及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因此,国家劳动法规对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规定了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用人单位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提出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内,经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3)按照《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属于应予辞退的;

  (4)企业宣告破产,或者濒临破产处于法定整顿期间的;

  (5)劳动合同制工人被开除,除名、劳动教养以及被判刑的。

  2、职工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职工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以提出与所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劳动条件、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

  (2)企业不能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

  (3)经企业同意,自费考入中等专业以上学校学习的;

  (4)企业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侵害工人合法权益的;

  (5)因生产、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垮地区转移工作单位的。

  3、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和要求

  具备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便可擅自解除合同或者不辞而别,解除劳动合同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要求履行有关手续:

  (1)除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外,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都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方可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

  (2)企业提出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应当征求本企业工会组织的意见;

  (3)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因被辞退或除名、开除、劳动教养以及被判刑而解除劳动合同 的外,企业应当按照工人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发给本人标准工资一定比例的生活补助费;

  (5)根据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同情况,分别按有关规定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和填写职工《劳动手册》,交由本人办理待业登记手续。

  三、劳动者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吗

  1、协商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通知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单方解除

  下列情形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4、因单位违法、违约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26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是多少的内容,由此可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如其它疑问,欢迎向法律快车发布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