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有工资吗?

更新时间:2024-04-22 14:35:39人浏览
问题描述:
自离有工资吗?
9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广东智优律所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东莞·电话-131-1306-0542
您好,请问在工厂工作了多久了呢,还有多少工资没有拿到呢
2024-04-22 14:35:39
邹连香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上海上海·电话-139-1881-8359
您好,劳动者自离职,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工资待遇。
2024-04-20 10:26:22
连江涛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河南郑州·电话-132-1308-2847
有的,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支付工资的
2024-04-20 10:13:54
郭进律师团队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东莞·电话-132-0272-2831
你好,建议提前申请离职,结清工资
2024-04-20 11:03:25
广东港胜律所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东莞·电话-151-3763-2621
提前三天提出离职是有工资的.5
2024-04-22 10:28:50
刘斌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东莞·电话-400-8705-708
上午好,这个情况是可以要的啊
2024-04-20 10:14:3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889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自离有工资的。但是若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4-04-20 09:58:45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267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劳动者自离后一般是有工资的。只要劳动者在离职前正常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按照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和劳动者出勤的时间来为其发放劳动报酬。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2024-04-20 09:58:2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14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自离有工资,只要工作了就有工资,无论工作几天,用人单位都需要依法支付相应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以员工自离而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024-04-20 09:58:1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工作失误造成单位损失可否扣发工资
工作失误造成单位损失可否扣发工资
在工作中失误,给单位造成损失的,损失的金额可以从工资扣除。但是用人单位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
劳动法
人浏览
您好,煜双律师团为您提供法律服务 自离是有工资的,不过对公司照成的损失会有一定的赔偿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需要赔偿吗
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需要赔偿吗
如果因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除违反服务期或者违反竞业限制应当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约定由
劳动法
人浏览
劳动法对于辞退员工的赔偿规定,辞退员工需要立马结清工资吗
劳动法对于辞退员工的赔偿规定,辞退员工需要立马结清工资吗
劳动法对于辞退员工的赔偿规定针对不同情形辞退劳动者需要承担的赔偿有所差异,辞退员工需要承担的赔偿根据劳动者在公司的工作年限相关。辞退员工需要立马结清工资,用人单
经济补偿金
人浏览
你好!需要支付工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自离有工资,只要工作了就有工资,无论工作几天,用人单位都需要依法支付相应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以员工自离而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原则上可以据此主张实际工作的金额。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自离有工资。劳动者依法享有取得报酬的权利,劳动者为用人单位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实际工作天数进行发放工资。若员工自离造成了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有不结清的话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处理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后没有补助。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金,不是低保老人丧葬费补贴金,按规定没有。农村低保户被纳入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些扶贫政策
劳动法
人浏览
自离有工资的。但是若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不可以再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是施工行业中的普遍做法,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但是禁止将承揽到的分包作业再分包给其他的公司,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分包行
劳动法
人浏览
劳动者自离是有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出勤的天数和劳动合同约定的日工资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法律依据:《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拖欠工资,不建议你直接走人,建议咨询律师,让律师指导你,向单位发出书面解除通知,明确说明因单位拖欠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通常不需要资质。清包工是指业主自行购买所有材料寻找装修公司、装修队伍或者劳务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施工的工程承包方式。业主无需具备资质,装修公司、装修队伍
劳动法
人浏览
最好要有请假手续。企业跟员工劳动关系的终止,是看书面的通知或者申请为准,员工到劳动局申请仲裁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所以员工仲裁后没有向单位提出书面的申请离职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的养老保险基数范围在3613元-26541元之间,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5360元到29732元之间,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4713元到2
劳动法
人浏览
上班玩游戏不能直接作为克扣工资的理由。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除非劳动者因玩游戏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且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单位才能扣除工资作为赔偿。若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性职工的社保若到了退休年龄没有缴纳够10年的,可以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补缴的手续。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
劳动法
人浏览
老板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员工应当通过合法途径维权。愤怒骂老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双方矛盾。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还是可以减免的,但是需要企业主动申请减免,有关部门是不会主动对其进行减免的。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劳动法
人浏览
很遗憾听到您即使走完仲裁程序并在法院执行后仍未拿到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者有权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讨要薪水,申请劳动仲裁的话,必须要符合劳动仲裁的受案条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用人单位有正当理由拖欠工资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适当给予延长时间,一旦超过一定时间可以几时采取措施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