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还没毕业的应届生我签了劳动合同但我在未毕业的情况下辞职还有应届生身份吗

更新时间:2024-03-06 16:12:58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我是还没毕业的应届生我签了劳动合同但我在未毕业的情况下辞职还有应届生身份吗
8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郑登卿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深圳·电话-189-4876-3732
你好,这取决于您有没有缴纳社保哦,不过一般都问题不大
2024-03-05 09:37:05
刘斌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深圳·电话-400-8705-708
下午好,有没有签三方协议的呢,可以解决的
2024-03-06 16:12:58
唐泽栋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深圳·电话-158-1556-6381
你好,可以解决,可以处理
2024-03-05 14:42:50
冯浩全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广州·电话-137-6333-7120
您好 这边马上为您解答
2024-03-05 17:17:32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724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签了劳动合同,如果当事人是当年毕业的,则还是应届毕业生。如果当事人毕业的年份已经过去了,到下一年了,则不是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与毕业的年份有关,与劳动合同的订立没有太大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2024-03-04 19:11:19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444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是应届生。应届生的条件不受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的影响,但是会受到是否试用期辞职后可以是应届生。应届生的条件不受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的影响,但是会受到是否签订三方协议的影响。
试用期辞职后未签订三方协议,且刚毕业未满两年的人仍然拥有应届生身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2024-03-04 19:11:07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5200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应届生签了劳动合同还算不算应届生,需视情况而定:
1、应届生签了劳动合同,如果还是处于毕业的当年,就还是属于应届毕业生;
2、如果过了毕业的那一年,已经到毕业的第二年,就不算是应届毕业生,而是往届生;
3、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是: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
3、在解除或者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2024-03-04 19:10:57
孙先格律师
服务地区-广东深圳
您好,煜双律师团孙先格律师为您提供法律服务。看是否购买社保,具体细则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的人社局。
2024-03-06 11:47:4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务合同不影响应届毕业生身份。1、应届生能直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守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签了合同中途辞职有工资吗
签了合同中途辞职有工资吗
签了合同中途辞职也是有工资的。员工的工资是其在单位进行工作所应得的报酬,即使在中途辞职其工作上的付出与劳动也不能被否定,
劳动法
人浏览
签劳动合同不交社保算应届生身份。签了劳务合同,但是还没有真正交纳社保,仍然算应届毕业生,因为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保留两年,这个与是否签订劳务合同没有关系,就算是签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签订合同后被动离职怎么补偿
签订合同后被动离职怎么补偿
签订合同后被动离职的,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二倍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合同法
次播放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没有缴纳社保的话不会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签劳动合同影响应届毕业生身份。签订劳动合同之后,表示已经拥有工作,不符合择业期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就不再是应届生身份。需要区别的是三方协议只代表学生的一个就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毕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的,是有效力的。双方需要协商一致,依法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是如果该学生不是应届毕业生,一般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后没有补助。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金,不是低保老人丧葬费补贴金,按规定没有。农村低保户被纳入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些扶贫政策
劳动法
人浏览
应届毕业生签了劳动合同,如果还没过完毕业的那一年的,则还是应届毕业生。如果毕业的那一年已经过完了,到毕业的第二年了,则当事人就不是应届毕业生。法律依据:《中华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不可以再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是施工行业中的普遍做法,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但是禁止将承揽到的分包作业再分包给其他的公司,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分包行
劳动法
人浏览
应届毕业生签了劳动合同,如果还没过完毕业的那一年的,则还是应届毕业生。如果毕业的那一年已经过完了,到毕业的第二年了,则当事人就不是应届毕业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餐饮辞职老板不让走可以起诉。正常离职,公司不让走,公司违法,公司需配合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实质损失的,公司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但不让走,不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通常不需要资质。清包工是指业主自行购买所有材料寻找装修公司、装修队伍或者劳务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施工的工程承包方式。业主无需具备资质,装修公司、装修队伍
劳动法
人浏览
你好,你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的养老保险基数范围在3613元-26541元之间,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5360元到29732元之间,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4713元到2
劳动法
人浏览
在职期间,请假去别家公司面试,被原公司发现了,扣除了当月工资并开除违法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性职工的社保若到了退休年龄没有缴纳够10年的,可以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补缴的手续。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
劳动法
人浏览
你好,对于休息休假是否有福利待遇这一问题,根据法律的规定,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的,是有工资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还是可以减免的,但是需要企业主动申请减免,有关部门是不会主动对其进行减免的。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劳动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已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不能让劳动者转签其他公司。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给予职工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可以转公司,如果不是因为劳动者的个人原因,是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采取强迫手段放假不给赔偿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2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拒绝向仲裁维权,保障权益
全部2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