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合同也是男方名字。想问下假如房产本是夫妻双方的,有关房屋的财产分搁是怎样

更新时间:2019-04-13 20:59:39人浏览
问题描述:
婚前男方首付贷款购买的房屋,购房合同也是男方名字。结婚后一直是男方每月还贷,目前售楼部让办理房产本提交的是夫妻双方的结婚证和身份证复印件,现在房产本信息还没提交办理下来。想问下假如房产本是夫妻双方的,将办理房产本的资料压下来暂时不办理,如离婚这两钟情况,有关房屋的财产分搁是怎样
10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刘甲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你好,不动产一般归属于产权登记人,婚后登记为两人的,一般为共同财产,具体可以电联处理。 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包括: (1)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 (2)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3)一方或双方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 (4)一方或双方从事承包、租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 (5)一方或双方取得的债权; (6)一方或双方的其他合法所得。
2019-03-12 11:05:20
顾倩团队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86-1120-1551
婚前买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进行分配。共同还贷部分可视为一方的个人债务,离婚时可主张偿还
2019-03-12 11:13:50
张颖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31-2683-7129
根据情况而定。主张赔偿 ,根据你的证据而定
2019-03-11 21:18:09
徐卫东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31-2475-6010
你好,一般婚后取得的财产均分。。
2019-03-12 00:30:56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645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一、夫妻共有或一方所有房屋的处理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买、共同建造的房屋,或者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买、建造的房屋,是夫妻共有房屋,离婚时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0条规定: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补偿; (三)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司法实践的通常做法是:共有房屋能实际分割使用的,可以分割使用。对不能分割使用的,可以作价分给一方,另一方取得补偿。在确定房屋分给哪方时,应考虑双方住房情况、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在双方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应照顾女方。 婚后双方对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进行修缮、装修、原拆原建,离婚时未变更产权的,房屋仍归产权人所有,增值部分中属于另一方应有的份额,由房屋所有权人折价补偿另一方;进行过扩建的,扩建部分的房屋应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如离婚后没有住处,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 由于我国住房制度多样化,住房权属状态也是多样化的,具体需要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1、离婚时已经取得产权的房屋 第一,对于私房和具备产权证可上市交易的公房,一般以产权证颁发的时间来界定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按照民法物权原理和我国房屋管理政策,一般情况下房屋权属登记是房屋所有权取得的必经程序。只有办理了产权登记或过户手续才能真正取得房屋所有权。因此对于在离婚案件中涉及的此类问题,如果诉争的房屋是结婚登记后取得所有权的,应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所有权的,应认定为个人财产而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第二,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共同财产购买为产权的,该房屋为共同所有。由于公房使用权可通过承租权转让的方式上市交易,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在离婚分割该房屋时,可区分下列情形处理: a.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是基于福利政策分配取得,婚后以共同财产购买为产权的,由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无法体现出原公房使用权的交换价值,则在离婚分割该产权房时,可不考虑原公房使用权交换价值的单独归属。 b.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是其以个人财产支付对价取得的,婚后以共同财产购买为产权,在离婚分割该产权房时,应当将取得原公房使用权时所支付对价部分,确定为当时承租的夫或妻一方个人所有,产权房的剩余价值按共同财产分割。 c.对于婚前由夫或妻一方父母承租,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为产权的公房,原公房使用权的交换价值可参考《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的规定,推定为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离婚时可直接将产权房按共同财产分割处理。虽然是以夫妻一方名义购买,但不是以夫妻共同财产而是以一方父母财产购买,产权证系夫妻双方的名字,仍应为共同财产,只是在财产分割时,酌情考虑财产来源因素。原系一方父母承租的公房,后以一方名义而非夫妻名义购买成为了公房,且购买的出资来自该方父母,应为一方所有的财产。原系一方父母承租的公房,虽然以夫妻共同财产购置,但产权证上不仅有夫妻一方或双方名字,还有一方父母名字,该房为家庭共有财产。 第三,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的,该房屋仍为其个人财产,按揭贷款为其个人债务。婚后配偶一方参与清偿贷款,并不改变该房屋为个人财产的性质。在离婚分割财产时,该房屋为个人财产,剩余未归还的债务,为个人债务。对已归还的贷款中属于配偶一方清偿的部分,应当予以返还。 2、离婚时尚未取得完全产权的房屋 指离婚时夫妻双方取得的房屋所有权只是部分产权,不是完全产权,主要指夫妻双方根据福利政策以标准价购买的公有房屋。部分产权房屋是国家历次房改政策的产物,其突出特点为部分产权处分受到限制。根据国务院1991年6月发布的《关于继续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改革通知》,其特点集中表现为: 第一、房屋必须在购买五年后才能出售; 第二、出售时原补贴单位有优先购买权; 第三、售房所得按照国家、单位、个人所占比例进行分配。它可能是婚前或婚后购买的但没有取得产权证的公房。由于这类房屋涉及我国特殊的住房政策,又涉及职工单位的利益,住房不能上市交易,在实务分割中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离婚时双方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的情形,如果当事人有争议且协商不成,可以按照《婚姻法解释(二)》第21条处理,即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起诉。 3、离婚时尚未取得产权的房屋 指离婚时夫妻双方对其居住使用的房屋尚未取得所有权。婚姻存续期间已经签订买卖合同,但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如果夫妻双方作为买受人没有交清全部购房款而没有取得产权证,可以按照《婚姻法解释(二)》第21条处理,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已经支付了全部房价款,房屋所有权法律关系比较清晰,只需完善权属登记手续,人民法院可将以下情况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对房屋权属、分割、补偿问题予以处理: 第一、在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无论是以夫或妻的名义还是夫妻共同名义; 第二、在婚前以夫妻双方的名义购买; 第三、在婚前以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购买,属于婚前共同财产,财产性质存续到婚后仍为夫妻共同财产。 4、在处理夫妻房屋分割的司法实践中还要特别注意房屋中有父母出资的情况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的规定,父母为子女结婚购房的出资,应认定为赠与。即在父母实际出资时,其具体意思表示不明的情形下,从社会常理出发推定为赠与。若当事人有在离婚诉讼前形成的证据证明其与出资人之间形成的是借贷关系的,则不适用该条规定。需要强调的是,离婚诉讼中父母作出不是赠与意思表示的陈述或证明,尚不足以排除赠与的推定。人民法院在审查借贷关系是否存在时,除了审查当事人提供的出资协议或借条等是否真实,还要以资金为线索,追查出资及其性质是否真实。对于夫妻婚后父母出资购买房屋产权证登记在出资者自己子女名下的,从常理出发,可认定是明确向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部分出资应认定为个人所有;若产权证登记在出资人子女的配偶名下的,除非当事人能证明父母出资时有书面约定或声明明确出资者表示向一方赠与的,一般宜认定向双方赠与,该部分出资为夫妻共同所有。举例说明:甲男与乙女结婚,婚后男方父母出资购房,产权证记载甲一人名下,男方父母出资应认定为赠与甲一人所有;甲男与乙女结婚,婚后男方父母出资购房,产权证记载于乙一人名下,若乙不能证明出资为对其一人的赠与,男方父母出资应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甲男与乙女结婚,婚后男方父母出资购房,产权记载甲乙二人名下,该出资应认定为对双方的赠与。实践中父母除了出资为子女购房,还可能为子女出资购买其他物品,同样可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规定的精神作出相应的归属认定。
2019-04-13 20:59:39
刘哲律师
服务地区-辽宁锦州
需要尽快诉讼。
2019-03-12 15:56:14
孔民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您好,我是孔民律师,房子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共同还贷以及相应增值部分是属于共同财产
2019-03-12 14:00:56
章敏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婚后还贷的部分是共同财产
2019-03-12 10:23:57
李同红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你好,登记在双方名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平均分割。
2019-03-12 03:29:59
李建成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按照财产平均
2019-03-11 20:38:2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婚后房屋财产公证是怎样
婚后房屋财产公证是怎样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进行财产公证成为大家所追捧的财产处理模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而发生着进步。接下来就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学习一下下面这
财产公证
人浏览
签订的房产赠与合同,有法律效应吗?1,必须具备法定条件,才可以有效应:(1)赠与人资格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完全有权处分房产(2)受赠人资格只要是具有民事行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后房产是不是夫妻共有财产
婚后房产是不是夫妻共有财产
婚后房产一般是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因为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子,夫妻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的话,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
离婚
人浏览
婚前房产财产协议怎样写
婚前房产财产协议怎样写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夫妻在婚前没有进行财产公证,那一天由于感情不合离婚后财产分割又出现了纠纷,这是非常没有必要的。那么对于婚前房产财产协议怎样写呢?我们需要
离婚纠纷
人浏览
夫妻房屋财产协议
夫妻房屋财产协议
很多人在结婚会会对于财产并不是那么重视,因为一般要维持家庭生活所需的开支是并会一样一样的详细的记载清楚的。但是在离婚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夫妻会对于财产的划分并不满
财产所有权
人浏览
结婚前买房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结婚前买房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如果婚前全款买房并登记在个人名下,那么其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进行分割。但是,如果是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支付了首付款并在银行
婚姻家庭
次播放
夫妻财产协议怎么写
夫妻财产协议怎么写
现代社会,结为夫妻的双方当事人是休戚相关的。但是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很常见的文书,有些夫妻会在婚前或者婚进行财产上的约定,那么夫妻财产协议怎么写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特别是夫妻一方对共同财产的处分,除另有约定外,应当取得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也就是说,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属于个人专用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以离婚房产分割为例: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根据具体情况 建议咨询当地房管局 办理合法的手续。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刑一年缓刑一年有什么影响
判刑一年缓刑一年有什么影响
判刑一年缓刑一年意味着罪犯在一定考验期内遵守规定可免予执行刑罚,但犯罪记录不会消除,影响就业、社交等。本文将详述考验期内的义务、变更情况及影响。
缓刑
人浏览
没有贷款与女方无关。如果有贷款,婚后共同还贷及房屋增值部分男方需要给女方补偿。可来电咨询。
全部1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劳动合同签订可否选择短期期限
关于劳动合同签订可否选择短期期限
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是可以选择短期期限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合同主要事项达成一致之后,需要采用书面的形式订立合同,双方还需要在劳动合同的文本上签字或者是盖章。
劳动合同期限
人浏览
旧身份证不能用,因为旧身份证属于无效证件,无论何时都不能使用。当事人身份证过期等的,应当及时持本人户口本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新身份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起诉离婚可以调查婚前银行流水么
起诉离婚可以调查婚前银行流水么
起诉离婚时,能否调查婚前银行流水?一方担心财产转移,如何申请财产保全?不能直接调查对方的婚前银行流水,本文为您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并提供专业建议。
婚姻调查取证
人浏览
您好,需要您及时向法院提供对方有可供强制执行财产线索的情况,最好可以找律师介入协助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拘役影响后代吗
判拘役影响后代吗
拘役作为刑事处罚,对后代职业选择和政审环节可能产生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拘役对后代的影响,快来了解相关知识,保障你的合法权益。
拘役
人浏览
你好,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通过法律途径诉讼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怎样付款最安全
二手房怎样付款最安全
二手房交易付款安全需留心!从支付意向金到过户后款项安排,每个步骤都有关键要点。本文为您详解二手房付款安全策略,助您顺利购房,避免风险。
二手房陷阱防范
人浏览
你好,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法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区别是什么
公司法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区别是什么
公司法中,绝对控股指股东持股超50%拥有绝对控制权;相对控股则虽未过半,但可通过协议等方式实现控制。二者区别主要在于控制权的来源和稳定性。
控股公司运作
人浏览
你好,如果有相关资料如果违规操作应该是可以操作的,您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向主管部门工商查询情况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具体家庭收入情况处理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