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押人员被判缓刑最快释放需要多长时间

更新时间:2020-07-14 04:43:33人浏览
问题描述:
在押人员被判缓刑最快释放需要多长时间
6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李仁君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山东淄博·电话-134-7555-4547
您好,当庭可以释放。
2011-09-26 10:03:0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865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缓刑,是人民法院根据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认罪态度。对嫌疑人作出暂缓执行刑罚的处罚措施。而缓刑期间也属于是考验期。如果嫌疑人在着期间内没有违法行为的话。期满后,就不用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这期间有违法行为,那么就将对嫌疑人立即收监执行。 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不能折抵缓刑的考验期限。也就是说法院作出判决后,要等10天判决生效,才开始计算缓刑考验期。根据《刑法》第76条的规定,缓刑的考察机关的主体是公安机关,而由被宣布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所在的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2020-07-14 04:43:3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090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依法被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缓刑是一种附条件的不执行。   我国刑法中的缓执行制度,是附有一定条件的暂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即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简而言之,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所判决刑罚的一项制度。   适用缓刑的对象: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符合两项条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即判处重刑的罪犯不能缓刑,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并法院认为不羁押亦不致再危害社会。   缓刑不是免除刑事处罚。   缓刑与免除刑事处罚的区别就在于缓刑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保留执行原判刑罚的可能性,即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犯罪分子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反之,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则应当撤销缓刑,并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我国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另外,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也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案底是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缓刑在一定期限内仍然有执行原判决的可能,因此案底不可以删除。
2017-11-18 11:56:1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310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016-09-16 00:41:59
高健博律师
服务地区-山东淄博
宣判当天到看守所办完手续就释放了。
2011-09-24 08:43:37
毕重亮律师
服务地区-山东烟台
最快当庭就可以释放。
2011-09-23 20:36:1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罪犯被判缓刑还可以减刑吗
罪犯被判缓刑还可以减刑吗
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不用马上被收押到监狱或者看守所执行刑罚;可以不脱离家庭和所从事的工作,减少犯罪对家庭的影响;还可以使这些罪行较轻的罪犯不受监狱中恶习的感染。
缓刑
人浏览
结案是指刑事案件完成了整个流程,在此之前会有拘留、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法院审理等阶段,从最初立案到一审判决,一般是7个月到1年的时间。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可以缓刑吗
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可以缓刑吗
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案件执行
人浏览
被判无期徒刑可以假释吗
被判无期徒刑可以假释吗
假释说白了就是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提前释放的一种制度。那么被判无期徒刑可以假释吗?根据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
无期徒刑
人浏览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有多久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有多久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有多久?司法实务中,无论是缓刑还是假释,法律都规定了一定的考验期,只不过不同情况下的考验期限不同。那么要是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假释了,下
无期徒刑
人浏览
办理流程如下,1、由所在分监区全体警察评议通过,报监区审核。2、监区同意后,填写《病残鉴定委托书》送鉴定医院进行鉴定,由鉴定医师填写《病残鉴定书》,再送报监狱刑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判缓刑可以去外地吗
被判缓刑可以去外地吗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但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去外地的除外。被宣告缓
刑事辩护
次播放
假释考验期多久
假释考验期多久
假释考验期,假释是对符合假释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在刑期执行完毕之前对获得假释的罪犯制定一定期限的考察,这段期限就是假释考验期。那么,假释考验期多
刑法
人浏览
假释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不是说每一个被执行刑罚的犯罪分子,都可以获得假释。实际上,对罪犯适用假释需要严格的条件。从假释的对象来看,我国刑法第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是否可以判缓刑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的。根据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如果贩卖少量毒品且没有严重情节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具体看有期徒刑是多少年,然后还有可能中间减刑的。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最快当庭就可以释放。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可以委托家人代办。委托家人代办存在限制条件,各省市规定不一样,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已申领过二代证及指纹信息录入的,在外期间居民身份证丢失
刑法
人浏览
判决生效之日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当事人在网络上赌博,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赌博罪,其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刑法
人浏览
你好,因为是一审,检察院可能抗诉,不能当庭释放,如果检察院在抗诉期间内没有提出抗诉,一审判决生效,可以释放。抗诉期间,包括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如果最后一天是休息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侵占罪立案标准依据当地经济情况。一般参考职务侵占标准,根据规定,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数额在五千至一万元以上,应立案追诉。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案件追诉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造谣诽谤罪,只有诽谤罪。构成诽谤罪是不会被罚款的,而是应当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责任。
刑法
人浏览
聚众斗殴请律师一般刑事案件律师服务费侦查阶段:4000元/件;审查起诉阶段:4000元/件;审判阶段(二审:5000元/件;办理一审又办理二审的,二审按一审标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有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法律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刑法
人浏览
您弟弟参与聚众斗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具体处罚程度会根据他在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不可以要求赔偿。法律规定,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的可以
刑法
人浏览
个人与单位行贿的主要差异在于行贿主体和违法所得归属。处理方式包括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具体选择需根据行贿的严重性、主体的性质等因素综合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不超过三十七天,前提是电动车属于机动车。此时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依法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经过鉴定电动车是非机动车的,一般会进行罚款处罚,
刑法
人浏览
袭警罪的量刑根据情节轻重有所不同。最轻可处管制,暴力袭击警察可处三年以下刑罚,若使用枪支等严重危及警察人身安全,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刑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什么原因打架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不至于犯罪,但是侵权。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得综合实际情形确定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