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人事争议知识 > 人事纠纷 > 雇佣关系责任是怎样

雇佣关系责任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2 10:13:32 人浏览

导读:

雇佣关系中的责任包括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损害赔偿纠纷。雇主需对雇员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害负责,而雇员在工作中受伤时,雇主也需承担相应责任。归责原则采取无过错原则,保护雇员权益。

  一、雇佣关系责任是怎样

  雇佣关系中的责任主要围绕两种损害赔偿纠纷展开:雇主损害赔偿纠纷和雇员受害赔偿纠纷。

  1.在雇主损害赔偿纠纷中,雇主需对雇员在执行职务中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2.在雇员受害赔偿纠纷中,若雇员在完成雇主交付的工作任务中遭受损害,雇主则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这两种情况下,雇主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均为雇佣关系的存在。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

  1.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或者自己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侵权责任,但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若损害是由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二、雇主与雇员责任划分

  在雇佣关系中,责任的划分主要基于归责原则。我国对于雇佣关系实行的是无过错原则。

  1.只要劳动者在雇主指定的工作范围内、在工作时间给他人或自己造成了损害,且劳动者没有重大过失,责任的承担者都是雇主,劳动者不承担责任。

  2.这种归责原则既符合《劳动法》和《民法典》的立法精神,也符合社会公平正义和有效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要求。

雇佣关系责任是怎样

  三、无过错责任原则解读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只要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在雇佣关系中,由于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地位不平等,雇员通常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保护雇员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规定了无过错责任原则。

  2.即使雇主没有过错,只要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损害,雇主仍需承担赔偿责任。这种归责原则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雇员的合法权益。

  对于雇佣关系中的责任问题,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如需深入了解,法律快车法律小助手随时为你提供帮助,为你的权益保驾护航。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