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保障 > 假期待遇 > 国家法定假日一年多少天假

国家法定假日一年多少天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8-29 10:30:55 人浏览

导读:

国家法定假日一年休11天,其中包括了周末双休一年便休115或116天假,我国适用调休制度。我国法定节假日主要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一、国家法定假日一年多少天假

  国家法定假日一年11天假期。一年法定假日包括周六周日一共有115天或116天。计算方法:我国共有法定节假日11天(包括春节、国庆两个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一年有52周余1天。若余出来的那天处于双休日,则一年有52乘2 1=105天,若处于工作日则是52乘2=104天。两者合计,即115天或116天。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

  (一)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可享有5天年假;

  (二)连续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可享有10天年假;

  (三)连续工作已满20年的,可享有15天年假。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年假的,则应按法定假日计算三倍加班费。

  二、我国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对于法定节假日,有三种类型:

  1.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即无论种族,无论男女,无论年龄国籍等一系列的属性全国所有人均能享受假期的节假日,全名节假日有新年即元旦、春节(正月前三天)、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法定节假日是十月1、2、3,放假7天是调休的结果不是法定节假日)。

  2.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一般是针对特定身份的,例如,建军节,只针对现役军人放半天假;同理,妇女节也只是妇女放假半天,此外还有儿童节和青年节。

  3.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不同的少数名族规定的节假日也不一样。

  三、法定假日工资三倍如何算的

  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工资标准为:日加班工资=月工资÷21.75×300%;小时工资=月工资÷21.75÷8×300%。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