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 > 教师退休后工资发放标准

教师退休后工资发放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10-08 16:49:01 人浏览

导读:

教师退休后工资发放标准根据工作的年限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会依据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比例计发。如工作年限如果满35年的,则以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90%进行发放。

  教师退休后工资发放标准根据工作的年限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会依据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比例计发。如工作年限如果满35年的,则以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90%进行发放。

  一、教师退休后工资发放标准

  教师退休后工资发放标准应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具体如下:

  1.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

  2.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

  3.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在职教师调整工资标准时,离休教师相应增加离休费,退休教师适当增加退休费。

  二、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退休工资即基本养老金,有以下方式可以计算。

  1.退休工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2.退休工资=(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

  3.退休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三、退休工资交个税吗

  退休人员养老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等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除此之外,其他收入无需交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