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知识 > 解除劳动合同 > 签了解除劳动合同还能仲裁吗

签了解除劳动合同还能仲裁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3 12:51:58 人浏览

导读:

签了解除劳动合同还能仲裁吗?本文将详细解析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如何通过仲裁维护,以及时间限制等关键点。你是否也在思考类似问题?跟随法律小助手法律快车,一探究竟。

  一、签了解除劳动合同还能仲裁吗

  签订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后,员工仍有权申请劳动仲裁,但是如果协议中明确表明放弃其他权利,并且双方没有其他争议,那么在仲裁时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这是因为协议可能被视为对双方权利义务的最终确定,而任何后续的争议都可能不被支持。

  二、劳动仲裁的程序

  1.劳动仲裁的程序要求申请人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并依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

  2.申请书中必须包含法定内容,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及其事实和理由、证据及证据来源等。

  3.如果书写仲裁申请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

  4.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请后的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未在5日内回复或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5.一旦决定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制作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并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

  三、申请仲裁的时效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计算自当事人知道或应知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2.仲裁时效期间可因特定行为中断或中止,从中断或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3.对于劳动报酬拖欠的争议,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需在一年内提出。

  因此,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手段,但需注意时效规定,适时行使权利。

  遇到劳动纠纷,是否还有其他维权途径?心系您的权益,法律快车随时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